胃腸外科疾病中的急危重患者,特別在病期較長和手術情況下,白蛋白合成降低、分解代謝增加(半衰期縮短為5.52~11.76d,正常為20~22d)及血管內外再分配等原因造成患者血清白蛋白濃度迅速明顯下降。本研究也證實術後第1 d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25.12±3.67g/L)明顯低於正常範圍(35~50 g/L),作者認為主要原因與基礎病變的消耗和血管內血清白蛋白滲透至血管外有關。吉安市中心人民醫院普外科劉春安
低蛋白血癥會導致腸壁水腫和腸功能恢復障礙,甚至影響吻合口的癒合,出現吻合口瘻或其它併發症,延長住院時間,甚至危及患者生命。Haynes[1]認為給予白蛋白,能減輕腸道壁水腫,可使治療效果得到改善,在各種不同的臨床情況下使用均可使患者受益。Vincent等[2]薈萃分析認為對嚴重低蛋白血癥的患者提供充足的外源性白蛋白直至血漿白蛋白濃度超過 30g/L,能改善腸內餵養的耐受性,減輕腹瀉,從而促進胃腸道營養的吸收和利用。本研究顯示研究組治癒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較對照組明顯提高,腸鳴音恢復、肛門排氣時間均較對照組明顯縮短,因此作者認為給予外源性人血白蛋白,可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使外滲入組織的液體回吸收,從而減輕腸管壁水腫狀態,促進腸道功能恢復。
目前對營養狀態的評估方法很多, 血清白蛋白是營養狀況的較為重要的評價指標,低蛋白血癥是一個潛在的、獨立的不良預後因素。白蛋白的代謝週期較長,半衰期約20-22d,而前白蛋白、轉鐵蛋白半衰期較短,分別為1.9d、8.8d,因此術後短期內,前白蛋白、轉鐵蛋白被認為是營養狀況改善的敏感指標。本研究顯示研究組和對照組術後第7d血清前白蛋白、轉鐵蛋白濃度較術後第1d明顯提高,研究組術後第7d血清前白蛋白、轉鐵蛋白濃度與對照組術後第7d相比較無顯著差異。作者認為患者術後隨著應急狀態的改善、病情的好轉和營養的合理補充(包括進食),其營養狀況會明顯改善;由於白蛋白的代謝週期較長, 輸注外源性人血白蛋白在短期內還不能合成自身組織和改善營養狀況。Spiess等[3]通過研究發現,外源性人血白蛋白輸入人體後經過分解並且重新合成自身蛋白質的再利用率相當低,反而會促進自身蛋白質的分解。李向陽等[4]證實輸注外源性白蛋白能明顯提高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本研究也顯示術後第7d研究組血清白蛋白水平較對照組明顯提高。作者認為輸注外源性人血白蛋白只是提高了包括外源性人血白蛋白本身在內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並沒有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
白蛋白改善微迴圈的作用與血管內血清白蛋白的水平有關,保留在血管內的外源性人血白蛋白及其產生的血液動力學效應依疾病的不同而相差懸殊。有研究認為在膿毒症狀態下,由於直接的細胞損傷或受到炎症介質的影響,毛細血管滲透性增強,血管內的白蛋白、炎症細胞和大量的液體進人組織間隙,出現毛細血管滲漏綜合症,白蛋白在血管內外的分佈發生了變化,補充的外源性人血白蛋白並不能如願保持在血管內維持血漿滲透壓,因此其擴充血容量的效果不理想,甚至可能適得其反。Alderson等[5]研究顯示,對於低白蛋白血癥危重患者,目前無證據表明應用白蛋白可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SAFE研究[6]人血白蛋白和生理鹽水在危重患者液體復甦中的作用,結果在第28d的觀察期結束後, 人血白蛋白組和對照組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死亡率無明顯差異。本研究也顯示雖然輸注外源性人血白蛋白能提高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改善腸道功能,但並不能降低患者死亡率。作者認為死亡患者可能由於病情非常重,出現毛細血管滲漏綜合症,輸注的外源性人血白蛋白滲漏至血管外,因而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總之,我們認為,在胃腸外科急危重患者合併嚴重低蛋白情況下,合理進行營養支援,適當輸注外源性人血白蛋白,雖然不能改善死亡率,但可以通過提高患者血漿膠體滲透壓,改善腸道功能,加快患者的康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