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血管外科 主治醫師 徐一君

  "我的孩子從4歲起常感冒,最初就是打針了事。後來村裡來了個新大夫,發現孩子心臟有雜音,建議去大醫院檢查,結果得知,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簡稱先心病),室間隔缺損,需趕緊手術。"12歲的王浩(化名)的媽媽心有餘悸地說。

  先心病患兒就診率低

  我國每年新增30萬例先心病患兒,是目前我國5歲以下兒童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先天性心臟病屬於新生兒出生缺陷,是我國出生缺陷的首位畸形。山西省目前按人口出生率推算,每年新增先心病患兒1500例。先心病如果得不到早期手術治療,肺炎、心衰將反覆發作,不僅影響患兒的生長髮育,也會給社會及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相反,如果先心病得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絕大部分不影響正常發育,孩子可以健康成長。但由於絕大多數人對心臟手術的恐懼,使先心病患兒的手術率不到10%。而實際上先天性心臟病並不可怕,只要早治療,孩子就有希望走入健康人群的行列。

  如何避免先心病發生

  再高明、再有愛心的手術醫生也不能幫助所有的先心病患兒,所以,關鍵還是要預防先心病的發生。導致先心病的高危因素包括遺傳因素,染色體異常和基因畸變,約4%-5%的先天性心臟病是由染色體病變引起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感染,尤其是病毒,如風疹、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及柯薩基病毒等。心臟胚胎髮育的關鍵時期是在妊娠的第2-8周,造成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也主要發生在此階段,如母親在妊娠3個月內患嚴重病毒性感染,特別是患風疹病毒後出生的新生兒,患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率較高。

  另外,胎兒周圍區域性機械壓迫、母親的營養或維生素缺乏等因素也會導致先心病。其他因素,如高原地區,動脈導管未閉的發病率較高,說明高原環境可能為該病的發病因素。又如母親在妊娠期接觸大劑量X射線或使用某些藥物,患慢性疾病、缺氧、母親高齡妊娠,流產保胎和多胎等因素均為導致先心病的高危因素。因此,孕婦懷孕前後要特別注意,如能避免上述高危因素,就可以減少很多先心病的發生。

  先心病有哪些早期訊號?

  先天性心臟病具有農村地區多發、病情重及年齡偏低的特點,如未經治療,複雜先天性心臟病30%-40%在1歲內死亡。見到過很多先心病兒童,目前醫學的進步已經完全能幫助他們成為健康人,但因為很多家長不知道孩子患有此病,而耽誤了孩子及時就醫。

  此外,早診斷、早治療,可以極大地降低嬰兒和兒童的死亡率,早期識別先心病很重要。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表現,一定要及時就醫:

  發育障礙: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往往發育落後,表現為瘦弱、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等。

  蹲踞:患有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特別是法樂氏四聯症的患兒,常在活動後出現蹲踞體徵,這樣可增加體迴圈血管阻力,從而減少心隔缺損產生的右向左分流,同時也增加靜脈血迴流到右心,從而改善肺血流。

  杵狀指(趾)和紅細胞增多症: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幾乎都伴杵狀指(趾)和紅細胞增多症,這是機體對動脈低血氧的生理反應。

  心衰:通常大多數是由於患兒有較嚴重的心臟缺損,這是由於肺迴圈、體迴圈充血,心輸出量減少所致。患兒面色蒼白,憋氣,呼吸困難和心動過速,心率每分鐘可達160-190次,血壓常偏低。可聽到奔馬律,伴有肝臟腫大。

  肺動脈高壓:當間隔缺損或動脈導管未閉的病人出現嚴重的肺動脈高壓和紫紺等綜合徵時,被稱為艾森曼格氏綜合症。臨床表現為紫紺,紅細胞增多症,杵狀指(趾),右心衰竭徵象,如頸靜脈怒張、肝腫大、周圍組織水腫,這時病人已喪失了手術的機會,唯一等待的是心肺移植。患者大多數在40歲以前死亡。

  其他:胸痛、暈厥、猝死。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