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童保健科 副主任醫師 李杏色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童的生長有的“膘肥體胖”,也有的“骨瘦如柴”。兩者都是營養不均衡的表現,在“成長期”就容易導致孩子不長個。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要吃得多,吃得好,就會發育得快,長高個。於是,經常喜歡強迫孩子吃這吃那,補東補西。其實有時候這些做法反倒影響孩子的身心發育和健康,弊多利少。

  營養學家和心理學家研究證實,挖空心思讓孩子多多地吃這吃那,甚至當孩子出現偏食、拒食時,家長又採取許願、哄騙、訓斥、打罵等方式,來強迫孩子進食,其結果,往往導致孩子產生反抗情緒和恐懼、厭惡進食的心理,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營養不良,使正處於生長髮育期孩子的健康受到影響。因而,當孩子出現偏食、拒食時,不一定要強迫其進食。家長一定要根據孩子生長髮育的特點,結合具體情況,科學地擬定食譜和合理地安排膳食,併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能夠激發孩子食慾的用餐環境,讓孩子心情愉快地、津津有味地進食。

  第一、為孩子建立飢飽規律。老人們常說:“若要孩子康與健,常用三分飢與寒”。孩子應有飽有飢,有飢餓感,才會有食慾。專家們認為,兒童對飲食的調節,往往比成人更依賴其內在的本能。他們的胃口常常內在的飢飽來決定。換言之,他們真是餓了,即使不勉強或強迫,也會乖乖地進食。為使孩子有飢餓感,應做到每日三餐定時,不要因一餐不飽怕餓著就給零食填肚子。睡眠充足,生活有規律,多到戶外活動,如做遊戲、散步、游泳等都會增加孩子的飢餓感。

  第二、創造良好環境,切忌強迫進食。孩子對什麼都有好奇心。所謂有樣學樣,就是要利用孩子好模仿的本性,誘導他們進食。家長可在開飯前為孩子生動描述一下將要進食的美味飯菜,以激發孩子的食慾。對孩子的勸食方法要得當,切忌強迫孩子必須吃某種食物,也不要用“不吃菜要生病打針”等語言恐嚇孩子,使孩子對吃菜產生恐懼心理和厭煩情緒。對有撥弄食物而又不進食的孩子,不要嚴加責備,而應多予以耐心幫助,使孩子樹立自覺吃飯的信心。

  第三、烹調得當,膳食平衡。小孩牙齒和骨骼正值生長髮育期,食物應做軟些,要易於咀嚼,不要用成人的色香味標準來衡量、評價孩子飲食的好與差。在膳食結構中,要有甜有鹹、有葷有素、有粗有細。單吃牛奶、魚肉、雞蛋、營養雖好,但容易便祕;單吃蔬菜瓜果,不僅易飢餓還可導致營養不良。終日奶糖、巧克力、瓜果,會擾亂飢飽規律,影響消化功能、降低食慾。因此,膳食必須平衡不能顧此失彼。

  第四、因勢利導,講授知識。在飯桌上,當孩子出現良好的進食情緒時,父母要抓住機遇,有意識地談論一些有關食物的營養價值,讓孩子懂得各種食物對人體健康都有其獨到的好處,從而使孩子從中懂得偏食的害處。

  總之,孩子偏食、拒食,應查明病因,給予耐心啟發誘導,講清利害關係,逐漸糾正,切不可用壓制的辦法強迫孩子進食。“一口吃不成胖子。”只要據好進食的質和量,就能供給孩子充足的營養,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