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膝關節炎醫學上一般稱之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的骨關節炎患者已超過1億人,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另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半數患骨關節炎;65歲以上人群中90%的女性和80%的男性患骨關節炎。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診療過程中,大多數膝關節炎患者都存在一定的誤區。
誤區一:老年性膝關節炎需要使用抗生素
很多患者一聽到“炎症”、“發炎”等字眼,想當然地就跟細菌感染聯絡在一起。其實,醫學裡所說的炎症包括感染所造成的炎症和無菌性炎症兩種。感染性關節炎除了關節疼痛、腫脹之外,往往合併有身體發熱、關節周圍發紅、發熱等症狀,血常規等血液指標也會有所變化。而大部分中老年人的關節炎屬於退變性或稱為老年性骨關節炎,只需要服用消炎鎮痛藥和一些營養軟骨藥就能緩解症狀,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但沒有效果,長期用藥還會引起細菌耐藥、真菌感染等。
誤區二:軟骨保護藥能保護軟骨
骨關節炎是由於寒潮、勞累、外傷等造成炎症,使關節軟骨蛋白多糖生物合成異常而呈現退行性病變的結果。只有消炎活血,改善了膝關節的代謝環境,才能使軟骨的代謝恢復正常,單純保護軟骨是不可能的,只有根本改善代謝環境才是治本之法。
誤區三:鎮痛藥服用越多效果越好
藥物在體內都有一定的半衰期,這與藥物作用的時間有關係,所以有的藥一天要吃3次,有的藥只吃1次就行。鎮痛藥到達體內後,其鎮痛效果並非與用量成正比,當達到一定劑量水平時,增加用藥劑量並不能增強鎮痛效果,反而會因為用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使藥物在體內蓄積從而引起嚴重不良反應。所以,不要盲目多次服用,而應徵詢醫生意見,換藥或者適當合用其他藥物。
還需要提醒患者,治療雖然可以改善膝關節的功能,但是如果患者不注意自我保護,結果就是關節越來越痛,錢越花越多,所以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康復保養也非常重要。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