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學研究證明雙耳聆聽具有以下優勢:雙耳聆聽能夠提高聽力5~10dB;能更好地對聲源進行定位,感受立體聲;提高噪聲環境中的言語識別能力;雙耳聆聽的聽覺記憶好於單耳,特別是短時記憶;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患者的交流及社會技能。很多研究表明,雙側耳聾患者雙側佩帶傳統HA可獲益良多。雙側重度聾兒亦可植入雙側CI以提高聽力。
1988年,雙側CI植入就已經開始嘗試了,目的在於技術革新的需要或已植入的一側聽力表現不佳。二十世紀90年代未,雙側CI植入的目的轉為希望提供雙耳增益,改善在噪音環境下言語理解力,獲得更好的信噪比。2004年,Laszig報道雙側植入佔總CI植入的1%,雙側CI植入已較以往普遍。近來,雙側同時CI植入成為主流趨勢,代替以往的序貫(先後)CI雙側植入。
雙側CI植入對患者的好處在於“保證植入後獲得最佳聽力表現”。
其原因為建立了雙耳聆聽的優點:
1、消除頭影效應
雙耳因相對聲源位置不同而聽到不同聲音強度,當聲音從左側發出時,則左耳聽到的聲音要明顯比右耳大,這一現象即為頭影效應,由頭部屏障作用產生,可造成6-8dB的聽力損失。頭影效應在語頻範圍雙耳差異為7dB,但在高頻可達20dB。由於雙耳聽力,使每一耳均獲得合適的信噪比,從而消除頭影效應。
2、保留雙耳總和效應
雙耳同時聽到聲音時會覺得聲音更響,雙耳聽力總和效應可獲得3-5dB額外增益。
3、雙耳靜噪效應
雙側聆聽可以通過耳間時間差和耳間強度差的存在,中樞神經系統可以提高信噪比約3dB。
4、聲音定位
同一聲源到達雙耳存在時間差,雙耳間的這個時間差對於低頻聽力定位非常重要。頭影效應可形成耳間聲音強度(能譜)差別,對於高頻聽力定位非常重要。上述的時間差和能譜差綜合作用從而使聆聽者能準確確定聲源位置。
5、避免單側CI植入的聽力剝奪效應
如雙側耳聾,僅單耳給予助聽補償, 則未予助聽補償的聾耳可隨時間的延長而功能退化(此效應由Gelfand 和 Silman 在1993年發現)。
6、雙側植入對中樞神經系統的發育刺激比單側植入更快。單側耳蝸植入者聆聽時需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及更多感官系統整合。
2004年,Kuhn-Inacker報道:39例行雙側CI植入德國語前聾兒,所有患兒術後結果優於單側植入兒,雙側植入與單側植入言語識別率平均差達18.4%,其認為雖然術後結果與第一次植入年齡和兩次植入時間差無顯著關聯,但仍建議早期植入第二個CI。其它相關研究報道如Peters(2007)、Wolfe(2007)、Scherf(2007)、Galvin(2007)等都得到相似結論。
總結雙側CI植入研究的結果,可以得到以下結論:噪音環境下言語理解力增強,克服頭影效應,獲得更好信噪比;安靜環境下言語理解力增強;聲音定位能力增強。並且研究表明應早期行雙側CI植入,對聽覺系統的及相關係統的發育效果更好。
調查雙側CI植入患兒的反饋:
“現在我可以用兩隻耳朵聽聲音了”
“使用非常方便”
“現在很容易分清誰在和我說話了”
“如果玩躲貓貓,就知道往哪裡躲了”
“別人不用再注意必須坐在我的哪一邊了”
以上是雙側人工耳蝸植入的優勢,這主要是基於正常的雙耳聆聽的基礎上講的。由於人工耳蝸歸根結底仍然是人工的電子產品來代替聽覺器官的,並不能跟自己的耳朵聆聽完全一樣自然,還存在一些日常生活中不方便之處。
比如有一定的故障機率(儘管很低),使用時需要維護、保養,定期更換電池或其它配件,日常活動會受到少量限制如游泳、雨天外出、劇烈運動等,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經濟原因,雙側植入後上述的不方便之處會相應增加,這些問題雙側植入者應加以考慮,權衡利弊後作出決定。
總之,優勢主要是基於聽覺生理功能上講的,而不足主要是人工耳蝸電子產品在代替聽覺器官時目前技術上本身無法解決的缺憾。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