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濟南一4歲女孩吃自家催熟草莓導致性早熟的新聞,又讓不少家長對草莓這種水果產生了不信任,繼給“黃瓜使用避孕藥”的假新聞之後,草莓這種水果也將被這種不負責任的言論毀掉麼?
令人不解的是,雖然催熟草莓可導致小兒性早熟的新聞早在幾年前就出現過好幾次,但學術期刊上則不見任何一個個案報道,也沒有任何相關專業的人在公開的學術場合將草莓列為導致性早熟的病因,那麼這種煞有介事的新聞為何又屢屢見諸報端呢?
如果我說某妙齡少女漫步在花叢中,由於大量花粉飄進裙底導致該少女懷孕,各位看官一定覺得我是在胡扯,但諸位如果讀完此文,我相信您也一定會認為催熟草莓可導致性早熟這樣的說法跟我的胡扯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不妨先以女性為例,看看正常的性成熟過程大致是怎麼樣的。
巨集觀上女性從兒童到成熟女人的過程,也是微觀上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發育成熟的過程。這其中以青春期最為關鍵,世界衛生組織將青春期劃定為10~19歲,其實這種劃分並無截然界限,可因遺傳、環境、營養等條件影響而有個體差異。
女性進入青春期後由於下丘腦分泌和釋放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啟用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使使卵巢發育與性激素分泌逐漸增加,引起女性發生一系列變化,包括外生殖器由幼稚型變為成人型,陰道長度及寬度增加粘膜增厚並出現皺襞,子宮增大輸卵管變粗,乳房開始豐滿,出現陰毛腋毛,皮下脂肪增多漸漸出現女性體態,還有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月經來潮,經過青春期後女性始進入性成熟期(此期大約歷時30年)。
由是我們可知,促發女性開始性成熟的關鍵因素便是激素,但這種激素與靶器官(被激素選擇性作用的器官如同靶子,故稱其為靶器官)之間存在一種十分精準的對應關係,從下丘腦到垂體到卵巢再到子宮乳腺每一過程都有十分複雜的步驟,反過來說靶器官也只能被特定的激素刺激(激素hormone一詞即來源於希臘文hormone,意為刺激);
這種關係類似鎖鑰,因此一個外來戶想憑空插一腳難度是極大的――人類付出了極大的努力才能設計出可以用於干預性發育過程的種種藥物。同樣的,人類破解植物體成熟的過程也經歷了千難萬難,應用植物催熟劑也只能改變植物的成熟程序,對動物體毫無作用。因此,給黃瓜應用避孕藥,可以使黃瓜保持頂端花朵以裝嫩,和吃催熟草莓導致女孩性早熟一樣屬於無稽之談。
前者的真相是對黃瓜塗抹了“防落素”這種植物激素(對人體的性發育毫無用處),而新聞中女孩性早熟的原因,可就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的了。
從定義上來說,女童在8歲前(男童在9歲前)呈現第二性徵(乳房發育等),或10歲前來月經即可診斷性早熟。按這個診斷,4歲女孩就來月經當屬性早熟無疑,那麼,可能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絕大多數家長面對性早熟這一診斷時,第一個問題往往不是如何治療,而是問:是什麼導致的?一個負責任醫生的理性的回答,在多數情況下應該是:對不起,不知道。
絕大多數女孩的性早熟在現今條件下找不到器質方面的原因(男孩則相反80%以上是器質性的),少部分由於卵巢腫瘤等因素導致的性早熟,其相關腫瘤究竟是因為什麼發生的,還是搞不清楚。可以這樣說,這些家長最著急知道的,恰恰在通常情況下是最沒必要的,因為明確診斷之後,最重要的乃是如何治療。
性早熟的治療目標為抑制過早或過快的性發育(而非完全扭轉),防止患兒或家長因性早熟所致的相關的社會或心理問題,改善因骨齡提前而減損的成年身高。但並非所有的性早熟的孩子都需要治療,對於沒有器質性異常,經系統相關檢查預測其成年身高不受損或對成年身高影響不顯著者,不需藥物治療,只需動態觀察,定期複診。其餘的情況,則需要包括口服藥物及手術在內的綜合治療。
既然在病因方面徹底遏制性早熟已屬不可能,那麼,作為家長就應該明確性早熟早期發現及時處理的重要意義。如果發現女童乳房發育,月經來潮、出現外陰分泌物,男童睪丸增大等發育異常的表現,都應儘早求治,以期將性早熟對患兒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
媒體上頻繁出現的某種食物會導致性早熟的報道,絕大多數都屬於胡咧咧,如果抱著寧肯信其有的心態,這也不吃,那也不碰,搞不好將會給孩子造成比性早熟更大的危害――營養不良。
至於某些所謂的“滋補品”,雖然它們未必會引起性早熟,但這類東西對小兒的成長並非必要,離這些玩意兒遠一些倒不失為明智之舉。最後,那種在臨床上相對較少的,確實應該避免的一類性早熟,不如說是由於意外,比如小兒誤服避孕藥,誤用含有激素的成人化妝品及外用藥物,因此,上述這些東西,家長還是保管到小孩夠不著的地方吧。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