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來,常常有人問我,周圍朋友得胃癌是在太多了,胃癌是全世界範圍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屬高發區,在我國,位居所有癌症的的居第三位。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新發胃癌患者40萬人,死亡30萬人,90%左右患者在被確診時已屬中晚期。近年來,呈現年輕化趨勢,我國年輕人患胃癌的人數已經較30年前增加了一倍。平均每分鐘就有753箇中國人患上消化道腫瘤。
目前,胃癌的病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許多因素如胃癌有關,如生活習慣、飲食種類、環境因素、遺傳素質、精神因素等,一些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息肉、以及胃內幽門螺桿菌感染等都與胃癌發生有一定的關係,因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遠離胃癌的關鍵。
遺憾的是,胃癌的早期,沒有或僅表現有輕微的症狀,這些症狀往往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被當成“消化不良”,如輕微腹部不適、噯氣、燒心、反酸、腹脹,這些症狀很難與慢性胃炎、胃潰瘍相區別。當腫瘤發展到晚期時,可能出現慢性腹痛、嘔吐、吞嚥困難、嘔血、便血、體重下降、食慾減退、貧血等,有時會發現左側頸部有硬的小腫塊,這些是胃癌晚期的表現。
首先要高度重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當出現上腹部不適時,及早檢查。生活中,經常有些人隨便到藥店買些藥,服用後症狀緩解,因此就不再進一步檢查,實際上這是相當危險的,因為胃部疾病,如胃炎、胃潰瘍,在服用一些藥物尤其是減少胃酸分泌的藥物時,會使腹部不適的症狀得到緩解,但是胃部的腫瘤,尤其潰瘍型腫瘤,在服用這些藥物時也會出現症狀緩解,這會給人產生“疾病治癒”的假象,導致病情延誤。
臨床上經常碰到晚期胃癌的患者,因為服用藥物後症狀有所緩解,就長期服用藥物,甚至長達一年或數年,導致腫瘤錯過了最佳治療期,無法切除,令人惋惜。
因此,當有胃部不適時,應該做什麼檢查呢?臨床上最常用的檢查方法就是上消化道鋇餐檢查和胃鏡檢查,二者相輔相成,由於在做胃鏡的同時可對病變組織行活檢,因而後者檢查的準確性高,可達98%以上。
提到胃鏡,讓很多害怕,甚至產生恐懼感,因為胃鏡檢查過程鏡身對喉嚨部的刺激讓人難以忍受,非常痛苦,其實,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的新型電子胃鏡已經不比從前,其鏡身細、柔軟,順應性好,再加上醫生操作手法得當,幾分鐘就能完成檢查,患者僅僅感覺有些噁心,並不會有太大的痛苦。近年來,無痛胃鏡的開展,完全可以使就診者在毫無痛苦的“睡眠”中完成檢查,已完全不必擔心。
胃癌診斷並不困難,關鍵在於重視。因此,當出現上腹部不適、隱痛、食後飽脹感,食慾不振、消瘦、乏力,以及不明原因便血、黑色柏油樣便等症狀者,應該引起高度重視,應該首先到正規的醫院正規的檢查,在明確病因後再行正規治療,絕不可延誤。對那些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及惡性貧血、胃切除術後和有胃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更要定期做胃鏡檢查,建議半年或一年做一次胃鏡檢查。
胃癌的治療效果與發現早晚密切相關,胃癌治療,應首選手術治療。研究表明,早期胃癌,通過手術切除可以完全治癒,甚至不需要術後的化療與放療,而越到晚期,治療效果越差,如臨床上的四期癌,手術後五年生存率不到10%,可見早期發現是多麼重要。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