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手術失敗綜合徵(FBSS)是指在行腰椎椎板切除術或椎間盤摘除、神經根減壓術後仍殘留相應的症狀和體徵,如腰部、臀部或下肢的頑固性疼痛或其它不適症狀,或雖有暫時緩解而後又出現症狀甚至加重。陸某等報告FBSS的發病率約為10~40%。因此其成為困擾脊柱外科臨床醫師的一大問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對其認識不斷加深,現就近年這方面的研究作一綜述。
綜合國內外文獻,導致FBSS的常見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椎間盤切除術後再突出
文獻報道腰椎間盤切除術後複發率為5%~11%,Cinotti研究認為:複發性腰椎間盤突出是術後失敗的主要原因。與國內某些報道相似。他們分析復發原因可能與以下幾個方面因素有關:手術技巧、間盤切除量的大小、術後腰部外傷史等。術中應操作細緻,力求避免粗暴動作,清楚地顯露手術視野,如遇椎管內靜脈叢出血,可採用帶線之腦棉片區域性壓迫止血,不應在術野顯示不清的情況下盲目操作,以免損傷神經組織,切除間盤量應足夠,一般以3~5g為宜,不宜只切除突出或破裂部分間盤組織。Suk報道單純行突出或破裂部分間盤組織切除,同常規椎間盤切除比較,其複發率要比常規椎間盤切除術後複發率高。突出部分只是近椎體後方變性碎裂髓核的集中區。特別是年輕患者髓核組織含水分較多,髓核呈糨糊狀,髓核切除難以乾淨。靳安民等研究認為髓核摘除不徹底主要原因是椎管顯露不清、變性髓核組織摘除不夠或手術操作過粗等。殘留的髓核因術後椎間壓力的不平衡和椎間活動的增加,不僅會變性加重,而且易脫出椎間隙造成新的神經壓迫。病程中原有腰痛伴兩腿交替痛,術前檢查(包括CT和MRI)證明突出在病側,手術時只作了突出側的突出組織切除及側隱窩減壓,結果因術後椎間隙狹窄,對側纖維環膨出造成神經根壓迫。FBSS可能與手術失誤有關,但也可能發生於一次正確而徹底的手術之後。椎間盤髓核被摘除後所遺留的空隙逐漸由纖維軟骨樣組織所填充,這些纖維軟骨樣組織及退變組織均可能通過纖維環的裂隙而突入椎管,Goe研究認為:全髓核切除後節段活動的增加明顯大於部分髓核切除術者,且節段活動的增加與髓核切除量及纖維環切除量和部位有直接的關係。術後過早地下地活動將影響椎間盤取出後纖維化並逐漸變為緻密穩定的癒合過程,但應加強腰背肌和腹肌功能鍛鍊,以增加區域性穩定和使病變間隙周圍軟組織建立新的平衡。
此外亦有報道術後椎間盤復發病例中約42%有明確腰部外傷史。故腰椎間盤切除術後,尤其在術後早期應注意腰椎的保護,避免過早、過多負重以及劇烈運動。
2、椎管內硬膜外瘢痕增生
椎管內硬膜外瘢痕增生被認為是FBSS的重要原因之一椎管內硬膜外瘢痕增生、粘連是腰椎管手術的基本病理變化。Norht報告椎管內硬膜外瘢痕增生所致FBSS約佔5~24%,尤其是經皮穿刺椎間盤切除術的發生率約為14~33%。普遍認為,瘢痕的粘連收縮會牽拉硬膜和神經根,限制其活動,被瘢痕包繞的神經根受到非正常的牽拉和擠壓,神經纖維的軸漿運輸、動脈血供、靜脈迴流受影響,神經根和背側神經節對機械性壓迫很敏感,會產生一系列症狀。那硬膜外瘢痕是怎樣形成的呢?其影響因素又有哪些呢?硬膜外瘢痕又稱硬膜外
纖維化,是指在經膜外腔的手術涉及範圍內形成的瘢痕或組織纖維化,包繞硬膜(包括側方的神經根)生長並與之粘連,是機體對創傷的修復反應。1948年Key等首次提出了纖維化形成的前源學說,認為硬膜外瘢痕組織來源於椎管前方受損的纖維環和後縱韌帶,其後LaRocca等又提出了後源學說,指出纖維化主要由損傷了的骶脊肌粗糙面的成纖維細胞侵入肌間血腫所致,並建了椎板切除膜理論。Songer等首次提出纖維化形成的三維立體學說,他認為硬膜周圍的纖維化即來自後方損傷的骶脊肌,亦來自前方損傷的纖維環和後縱韌帶,同時前方的粘連會包繞神經根而導致側方受累。Roberston等認為硬膜外纖維化是椎間盤術後的一種自然過程,手術後纖維環破口使含有極高致炎水平的磷脂酶A2的殘存髓核進入硬膜外腔,引起一系列炎性反應,進而形成瘢痕。孫康等認為創傷-血腫-纖維母細胞的增生-瘢痕與硬膜的接觸是形成硬膜周圍纖維化與粘連的基本環節。有學者認為,成纖維細胞除來源於受損組織區域性外,血源性來源也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說成纖維細胞可能部分來自其本身的有絲分裂,而更多的則是由血管移行出來的內皮下細胞和血管外膜細胞演變而來,即主要來自於鄰近的間質細胞。
影響硬膜外瘢痕形成的因素手術創傷所致的炎性反應是瘢痕形成的重要原因。包括:手術暴露的範維,對區域性組織的反覆牽拉、鉗夾,組織碎屑的遺留,術中、術後硬膜外的出血和血腫等。血腫一直被認為在硬膜瘢痕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血腫是成纖維細胞趨化聚集等的中介,導致瘢痕組織擴充套件到椎管內。有實驗證明血腫的存在與瘢痕組織緻密程度和量的多少直接相關。術後傷口的深部感染、脊柱炎、椎間盤炎、脊柱不穩也與瘢痕增生有關。Dullerud等研究表明:肥胖、吸菸、血清中高水平的甘油三酯醯、谷氨醯轉肽酶與纖維蛋白溶解活性降低有關,後者可增加硬膜外瘢痕形成。動物實驗表明脊柱後凸及其對後方組織的牽拉可加重硬膜外瘢痕的形成,而脊柱前凸或區域性組織無張力則不利於瘢痕形成。
3、椎間盤切除術後椎管狹窄
椎間盤切除術後椎管狹窄是FBSS的一個主要原因。一是部分患者術前就已經合併椎管狹窄,但術者只注意椎間盤突出而忽略了椎管狹窄的存在,尤其是忽略了側隱窩狹窄,以致術中沒有同時解除椎管狹窄問題。腰椎間盤突出同時合併椎管狹窄者約佔37.6%。因此在處理椎間盤突出的同時又要充分解除椎管狹窄對神經根和馬尾神經的壓迫。二是由於椎間盤髓核摘除後引起了腰椎不穩等生物力學功能紊亂,加重了腰椎的退行性變,全椎板切除後大量瘢痕形成,也可發生纖維性管腔狹窄而壓迫神經引起臨床症狀。
4、椎間盤切除術後腰椎不穩
脊柱穩定性問題亦日益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某人提出了三關節複合體(Three-Joint Complex)理論,認為兩個後方的小關節和一個前方的椎間關節(即椎間盤)構成三關節複合體,在脊柱的穩定性中起到重要作用,無論是退變、創傷,還是醫源性損傷均可致三關節複合體受累,進而通過連鎖反應影響脊柱的穩定性。國內外學者均已證實,椎間盤或髓核受損或切除術後,必然導致椎間盤高度變小,椎間隙變窄,從而導致腰椎前部結構應力下降,後部結構應力上升,腰椎承載後出現異常活動和不對稱活動,脊柱的生物力學隨之紊亂,腰椎穩定性受到破壞而引起腰椎不穩。黃某等報告腰椎失穩者佔FBSS的23.3%。
5、診斷錯誤和遺漏
(1)術前未發現極外側型椎間盤突出是導致FBSS的重要原因之一。
極外側型和椎間孔型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主要依靠CT、MRI,當病人症狀嚴重和體徵明顯時,而CT、MRI檢查在椎管內未發現異常,此時應注意觀察椎間孔處和椎間孔外有無椎間盤突出。極外側型椎間盤突出壓迫的神經表現類似於上一節段後外側型椎間盤突出,而實際病變節段椎間盤在椎間孔外壓迫上一神經根。Postacchini報告極外側型椎間盤突出症發病率佔椎間盤突出症的2.2%,而Monod報道佔3.8%。此型別的椎間盤突出大多發生於L4,5,其次為L3,4,而L5,S1極少。
(2)多節段椎間盤突出遺漏一處、雙側病變,僅在一側手術而遺漏另一側或遺漏椎管內同時合併的其它疾患也是FBSS的常見原因。
6、病變節段的定位錯誤
術中定位錯誤,由於患者有移行椎的存在,術前沒有認真讀片,術中根據骨性標誌結構定位,導致手術間隙錯誤。
7、骨質疏鬆
王某等報道,下腰椎手術後腰腿痛約7~20%的患者是由骨質疏鬆造成的。這類病人年齡偏大,病情複雜,同時合併腰椎間盤突出症,側隱窩狹窄和骨質疏鬆,手術雖然解決了致病的主要因素,但亦存在同時破壞了脊柱的穩定性,小關節突的不穩定以及骨吸收的增加,造成骨質不斷地產生微小骨折,進而導致椎體楔形骨折即骨周圍組織的牽拉波及痛覺感受器結構,造成術後殘留疼痛症狀長期不愈。
8、自身免疫反應
椎間盤組織的Ⅰ、Ⅱ型膠原、糖蛋白和軟骨終板基質具有自身抗原性,腰椎間盤突出症存在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反應的異常,應用免疫抑制作用的地塞米松等皮質激素類藥物,有顯著症狀改善,可見此病症可能與手術後椎間盤組織的自身抗原暴露,引起的自身免疫炎性反應有關。
9、化學性因素
手術致區域性血液迴圈破壞,部分毛細血管栓塞,區域性缺血、缺氧,糖、脂肪、蛋白質分解加強,氧化過程障礙,酸性代謝產物和致痛因子堆積,引起化學性反應,神經根無神經束膜等化學屏障,因而產生化學性神經根炎,引起神經支配區的疼痛。
許某報道在腰椎管內植入明膠海綿,由於其吸收血液後膨脹,可形成固定的血腫,因此可造成神經根和硬膜囊壓迫症狀,而且後期可轉化為纖維組織造成椎管狹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