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病人女性,55歲,長年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間質性肺炎,每年哮喘不定期急性發作,體檢發現右上葉膜玻璃病變(GGO),怎麼辦?
手術與否?
肺功能低,能手術嗎?
如果手術,術後哮喘發作怎麼辦?能行嗎?
中國醫大肺癌中心張軍
答:
肺癌,如果能夠被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手術治療,可能獲得治癒。
肺癌,一旦確診,能手術者,儘量首先採取手術治療。
手術,是唯一可能治癒肺癌的治療手段。
該病人女性,55歲,長年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間質性肺炎,每年哮喘不定期急性發作,體檢發現右上葉膜玻璃病變(GGO),怎麼辦?手術與否?
大部分GGO無需要手術。
但這一例GGO,影像特點懷疑為肺癌,建議手術。
雖然CT報告並未懷疑為肺癌或肺佔位性病變等,
甚至“考慮為炎性病變”,
“建議觀察”,
“建議抗炎治療”,
但,
手術醫生,有自己的更重要的、“第一手”的經驗。
根據既往GGO手術實際經驗,建議此病人手術治療。
病人略體胖,長年老慢支、肺氣腫、間質性肺炎,每年哮喘急性發作,肺功能低,手術有風險;
如果術後病理,不是肺癌,又恰好出現了術後併發症,甚至生命危險,就會很遺憾,
無論是病人家屬,還是手術醫生,都會很懊惱、很後悔。。。
但西醫相信科學,相信事實,相信證據;
病灶的影像學特徵,同樣是證據;
只不過還暫時、還不容易、為大多數醫生所掌握、所認識;
經綜合判斷,仍認為:肺癌可能性大,建議儘快手術。
“手術有風險,而且會很大,很可能誘發哮喘發作,甚至導致生命危險。。。”;
如實向病人本人及家屬交待病情,以及可能的風險;
“即使為良性病變,一旦手術,風險是相同的”;
“這的確是很難做的決定”;
“病人及家屬,感到為難”;
“手術醫生,何嘗不感到進退兩難”;“進、退都是為病人好”;
“進!?
如果術中找不到病灶怎麼辦?GGO既小又薄難確定。。。”;
“如果病理結果真的是良性病變,又真的發生了併發症,甚至發生了生命危險。。。”;
“但,
“退!?
可能就放棄了一個發現早期肺癌、治癒早期肺癌的、絕好的機會”;
“肺癌,還是很少能被早期發現的,更少能被早期手術治療的”;
“病人也還很年輕,白白地等肺癌長大了,再去決定做手術,可能早就轉移了”;
“肺癌,尤其是肺腺癌,很容易發生早期轉移;原發灶很小,已經轉移了;會很遺憾”;
“決定手術,是為了病人的利益最大化”;
“但病人有生命風險,醫生有職業風險”;
“病人、醫生,是肩並肩的,面對的是同一個敵人”;
“病人為了自己,要承擔生命風險;醫生為了病人,要承擔職業風險”;
病人及家屬願意承擔手術導致的、繼發的生命風險。
手術醫生願意為危險病人手術承擔職業風險。
手術如期進行。
為了減小創傷,為了減小誘發術後併發症的機會,
決定克服困難,採用“微創小切口、不斷肌肉、不斷肋骨、微創開胸手術”,
術中實際遇到的困難,要遠遠比預期的難於處理。
手術剛開始,
胸腔一開啟,
立馬就傻眼了!
---小切口手術可能嗎?
“術中見胸內廣泛粘連、鈣化,”---小切口手術還能繼續嗎?
“術中見。。。
還見到什麼了?”
“根本就見不到明確的病灶。。。”;---小切口手術還怎麼進行下去呢?
“找不到病灶,就是大切口,再大的切口也沒有用呀!”
“傻了吧!
真的就見不到明確的病灶!”
“用手指觸診!?
“根本連用手指尖摸,都摸不清楚病變在哪!”
“真傻了吧!
要是把肺葉切下來,再找不到,怎麼辦?”;
艱難的抉擇!
堅強的心理!
完全如術前預料!
心頭上,確確實實地、感受到了、極其強烈的、衝擊波!
再科學的預判,也只是預判,代替不了事實,
“真的要把肺葉切下來?”
“要是再找不到肺癌怎麼辦?”
甚至,“根本找不到病灶怎麼辦?”
“全憑上帝保佑?!”
黃天厚土!
感謝上帝吧!
手術醫生的判斷是對的!
手術結果恰如醫生術前判斷:術中病理診斷“肺癌”!
“早期肺癌!原位腺癌!”
家屬的心“落地”了!醫生的心也“落地”了!
如果此時,
躺在手術檯上的病人能聽到的話,
能聽到術中病理診斷的結果,
病人的心也“落地”!
啥也不用說了,手術做對了!
再進一步,清掃縱隔淋巴組織,爭取治癒!
故事,寫到這就可以完美收官了!
不用再寫了!
然而,生活就是這樣,你怕什麼,他就要來什麼!
手術後,病人術後很快就甦醒了!
創傷確實小!術側上肢完全自由活動!完全無任何障礙!完全可吃勁!確實創傷小!
術後第一天,完全可床上自由活動!可以考慮下床活動!
術後第二天,基本恢復正常,主動要求下地活動,要求出監護室!
術後第三天,。。。
“與比通常的大刀口手術相比,如何?”
“聽說了,也看到了,更親自體會到了,簡直沒得比!”
術後第四天,拔除上部胸腔引流管,
術後第五天,拔除下部胸腔引流管,
對此病人的病情而言,一切都來得太順利了!
術前預料到的很可能發生的術後痰多、排痰不暢、肺部感染、哮喘發作、呼吸困難、氣管切開、接呼吸機輔助呼吸,似乎都只是在自己嚇唬自己!
就在病人、家屬,甚至手術醫生,都開始要放鬆一下前幾天的緊張,交流一下前幾天的慶幸,
“這都術後6、7天了,就準備出院了!”
“如果不是因為以前有老肺病、且有哮喘,都可以出院了!
就是怕手術後、“肺子鬧事”,寧願多住幾天!”
正所謂怕什麼,就要來什麼!
該來的,總要來!
“都準備這1、2天就出院回家呢!”
術後第7天晚,也不知怎麼著了,就開始出現“心慌、氣急、氣不夠用!還咳嗽起來了!”
得!病人自己都知道:“壞事了!哮喘發作了!”
“趕快處理!”
。。。。。。
好在有驚無險!
“鬧騰了”4、5天,病情控制住了,完全恢復正常了!
“每次發作,都這樣”,病人自己更清楚這一發病到緩解、穩定的過程:
“進氣、出氣,都勻溜了,不咋咳嗽了,也沒痰了,這樣就是好了!”
“現在又行了!”
“可以出醫院了!”
“多虧是小切口!也多虧了是微創手術!”
“恢復的好、恢復的快!”
“在哮喘發作前,身體已經基本恢復好了。兩個胸腔引流管,都已經拔出了!”
“這要是還帶著兩個大管子,再咳嗽,再咯痰,再喘個沒完,就得了。。。”;
“後怕!”
的確,
可以想象,
如若採取的是通常的大刀口手術,創傷會更大,
可能很快誘發喘息發作,
可能會很快加重,
甚至誘發呼吸衰竭,需要輔助呼吸、接呼吸機搶救,
後果要嚴重很多、甚至危及生命、不堪設想。。。
“體會到了!”
“微創小切口、不斷肌肉、不斷肋骨、肺癌微創根治手術”,
“確實創傷小”,
“確實恢復快、恢復好!”
“既根治,又微創”;
“又不需要多花錢”;
“的確是老百姓負擔得起的微創手術”;
“的確是老百姓自己的微創手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