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脊柱外科 主任醫師 單軍

  因頸椎、椎間盤、韌帶外傷或老年性退變,出現頸椎椎管狹窄引起的臨床症狀,稱為頸椎病。頸椎位於缺少活動的胸椎和重量較大的頭顱之間,其活動度較大,又須支援頭部使之保持平衡,很容易發生勞損。由於頸部長期勞損,其椎間盤組織以及骨與關節逐漸發生退行性變,影響附近神經、脊髓、椎動脈而出現各種臨床症狀。臨床上並不將頸椎退變和頸椎病簡單地劃等號,因為臨床一部分頸椎退變很嚴重者並無症狀或只有輕微症狀。因此頸椎病的診斷必須有影像學的改變和臨床症狀表現的病因、誘因等方可診斷頸椎病。

  頸椎病的常見病因:

  1、頸椎的退行性變。首先是椎間盤變性,其次是椎間盤邊緣的變性,包括韌帶的纖維化、鈣化或骨化;椎體後緣的骨刺形成,也是發病的重要因素。引起關節間隙變窄和小關節增生,從而刺激神經根發生臨床症狀。在頸椎的退變中還包括黃韌帶、鉤突關節、前後縱韌帶、項韌帶和頸部肌肉等的退變。

  2、慢性勞損。長期超正常生理範圍活動引起的損傷。常見的慢性勞損因素有:

  (1)睡眠姿勢不良,主要是枕頭過高,使椎間盤內受壓不均,也使頸椎肌和關節平衡失調。

  (2)工作姿勢不良和不良習慣,如長時間低頭工作加大椎間盤壓力,長時間看電視、玩遊戲機、打麻將、玩撲克牌等,均會造成頸椎過屈,使頸後肌肉韌帶勞損。

  3、頭頸部的外傷。垂直暴力使頸椎發生壓縮性骨折,受損椎間盤壓力加大,加速頸椎退變,有時暴力可以直接造成頸椎間盤突出。

  4、其他。如頸部炎症、頸椎椎管先天狹窄、先天性畸形等均可促使症狀出現。

  臨床分型:

  1、頸型頸椎病。以青壯年居多,多有長期伏案工作史。主訴為頸後部酸、疼、脹等不適,部分病人頸部活動受限,少數人有手指麻木,X光片可見生理彎曲消失,可有輕度退變。在白領和藍領健康查體中發病率佔60%-70%。

  2、神經根型頸椎病。神經根性疼是最常見的症狀,還可有肢體或手指麻木、過敏、感覺障礙等。X光片上有間隙變窄,椎體前後緣有骨刺形成,項韌帶骨化等。多見於中老年人。

  3、椎動脈型頸椎病頭顱旋轉時引起眩暈發作是本型最大特點,眩暈可為旋轉性、活動性或搖晃性,可感到下肢發軟、站立不穩,還可出現頭疼視力障礙、面部感覺異常、口腔舌部發麻等,行走或站立時可因下肢突然無力而摔倒。

  4、交感性頸椎病。由於頸脊神經根、脊膜、關節囊等周圍的交感神經纖維受到刺激而引起。臨床表現頭昏、頭沉、偏頭疼、視物模胡、面部潮紅、肢體腫脹、發涼或出汗障礙,有時可出現眩暈、心律失常等。

  5、脊髓型頸椎病。病人可以先從單側或雙側下肢發沉、發麻,隨之行走困難,頸部發硬。有時上肢受累先於下肢,一側或雙側上肢麻木、疼痛無力、手部活動不便等。最明顯的體徵是四肢肌張力升高,易誘發肌肉痙攣。上肢表現為肌無力或萎縮,出現病理反射,下肢主要為肌痙攣,反射亢進,有時可持續十多年,一般需早期手術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