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內分泌代謝病科 副主任醫師 崔璨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方式的變化,與生活方式相關聯的慢性疾病的人群也在不斷的擴大。近30年來,中國糖尿病的患病率顯著增加,2008年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為9.7%,成人糖尿病的總數已經達到9240萬,由此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國。
  經典的UKPDS和DCCT試驗已經證實,強化血糖治療可以帶來長遠的慢性合併症發生率降低的受益,而早期選擇有效的干預手段是達到良好血糖控制並帶來遠期益處的關鍵。
  我國最新2010年版T2DM防治指南指出,當患者已經應用兩種口服降糖藥聯合治療,但血糖仍舊不達標,此時就應該及早啟用胰島素治療使血糖平穩,而預混胰島素是主要的選擇之一。
  預混胰島素是利用不同劑型胰島素起效時間的差別,將降低餐後血糖的餐時胰島素和降低空腹血糖的基礎胰島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從而產生既能降低餐後血糖又能降低空腹血糖的雙時相胰島素,達到“一箭雙鵰”的治療作用,也減少了患者每天的注射次數,增加了治療的依從性。
  目前我國市場可以應用的預混胰島素主要劑型有預混人胰島素30R和50R,以及預混胰島素類似物(諾和銳30,諾和銳50,優泌樂25和優泌樂50)。

  預混人胰島素為短效胰島素與中效胰島素按一定比例製成的混合製劑,患者只需一日兩次注射,是目前最簡單也是最常用的胰島素治療方案。
  據估計,全球約40%的糖尿病患者使用預混人胰島素。目前在我國常用的劑型有預混人胰島素30R和50R(如優泌林70/30、諾和靈30R、重合林30R、甘舒霖30R及諾和靈50R)。
  預混胰島素中的短效胰島素以六聚體形式存在,注入皮下後,必須通過體液的不斷稀釋、解聚作用,使大分子六聚體解聚為單體小分子後才能穿過毛細血管膜上的微小孔隙進入血液,因此,必須在進餐前30分鐘皮下注射,才能與人進食後的血糖高峰時間同步。
  由於常規人胰島素在使用中的侷限性,不能真正模擬生理性的胰島素分泌,科學家又研發出新型的胰島素劑型-胰島素類似物。
  胰島素類似物是將人胰島素的氨基酸序列進行相應的改變,從而改變其起效和作用時間。預混人胰島素類似物將快速起效的胰島素類似物賴脯胰島素(Lispro)或門冬胰島素(Aspart)和與魚精蛋白結合的速效胰島素類似物按一定的比例混合。
  Lispro是將人胰島素B鏈上第28位的脯氨酸和第29位的賴氨酸位置互換,Aspart是將人胰島素B28位的脯氨酸被門冬氨酸所取代,其他的氨基酸序列和結構沒有變化,這樣構成新的肽鏈。

  氨基酸序列改變後,胰島素的功能沒有發生變化,但原來容易形成二聚體和六聚體的胰島素,不再容易聚整合二聚體和六聚體,而是以單體的形式存在,這樣其在皮下注射後容易吸收,從而迅速發揮作用。目前,在中國常用的預混胰島素類似物劑型有諾和銳30,諾和銳50,優泌樂25和優泌樂50。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