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主任醫師 楊海城

       面肌痙攣表現為面部肌肉發作性、反覆性的不自主地抽動,也習慣稱為面抽。據統計,這種病的患病率在 6/40 萬~ 180/10 萬之間,這種病多在成年後起病, 30 ~ 40 歲之間發病最多,性別上,男女沒有明顯差別。
  面肌痙攣的治療
  1、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內科治療,唯一有效方法是採用肉毒素注射,對面神經主幹或分支進行封閉,造成面肌部分或完全癱瘓後使面肌痙攣停止,但療效僅持續 3 ~ 6 個月,反覆注射可能造成永久性面癱,因此多用於單純眼瞼痙攣或不願接受手術治療患者。
  2、損傷性治療方法,這些方法常常造成面肌癱瘓或部分癱瘓,如藥物封閉、經皮穿刺面神經射頻熱凝術、面神經的梳理、分支切斷、顱內擠壓術等。目前已極少採用。
  3、顯微血管減壓術 是目前治癒面肌痙攣的唯一首選方法。1967 年,由美國 Jennatta 教授首創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在國際上這種手術方法已成為治療面肌痙攣的首選方法,總的治癒率82-99%,複發率1-5%。
  具體方法是:患側耳後開顱,鑽2.0cm骨孔,顯微鏡下探查、剝離壓迫面神經根部的異位血管,並用teflon面片墊開隔離,以消除面肌痙攣的病因,面肌抽搐消失或逐漸消失。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