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的一種疾病,產生陣發的,劇烈的,刀割樣疼痛,一次陣發持續數秒鐘至2分鐘,疼痛位於三叉神經感覺支一支或多支的支配區域內,最常見的是上頜支區域內的疼痛發作。
在手術或病理解剖時發現有動脈袢以及較少見的靜脈袢對三叉神經根進入腦幹的所在處產生壓迫,提示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壓迫性神經病變。疾病通常影響成人,特別是老年人。觸及一些板機點或通過活動(例如咀嚼或刷牙)常能激發疼痛的發作。雖然每次劇痛的陣發歷時短暫,但連續多次的劇痛發作可使病人無法從事正常的活動。
診斷
通常根據典型的病史就能作出診斷。三叉神經痛不伴臨床或病理客觀徵象,因此如發現客觀感覺障礙或顱神經異常,則必須搜查引起疼痛的結構性病變,例如腫瘤,多發性硬化的斑塊或其他壓迫三叉神經或腦幹三叉通路的病變。橋腦的病變通常引起感覺加運動的功能障礙;延髓的病變則只引起痛覺與溫度覺的喪失,伴角膜反射的消失。鑑別診斷包括腫瘤,腦幹血管畸形,急性腦血管病以及多發性硬化(特別在較年輕的病例中).帶狀皰疹後疼痛事先有典型的帶狀皰疹病史,結痂的瘢痕,而且好發部位是三叉神經的眼支區域。三叉神經病變可見於Sj?gren綜合徵或類風溼性關節炎,但感覺障礙往往位於口周與鼻部。偏頭痛可引起不典型的面痛,而臨床體檢都正常,但疼痛較為持久,而且是燒灼痛或搏動痛。
治療
目前臨床上以卡馬西平200mg,每天3~4次;但應定期檢測肝功能與造血功能。如果卡馬西平無效或產生毒性反應,可以選用的其他藥物有苯妥英鈉300~600mg/d,巴氯芬30~80mg/d,或阿米替林25~200mg/d,臨睡時服。三叉神經周圍支的封閉只能提供暫時的緩解。在難治的病例中,可進行開顱手術,在後顱凹內將壓迫三叉神經根的搏動性動脈袢挪移隔開(Janetta手術).通過經皮穿刺由立體定向技術導向的特殊穿刺針,可對半月(三叉)神經節造成電解性,化學性或氣囊壓迫性病變。偶爾,作為治療難治性疼痛的最後一招,是通過手術將半月神經節與腦幹之間的三叉神經根切斷。
火針治療
三叉神經痛屬頑固難治之症,通常的治療辦法療效欠佳,且不能持久。普通的針刺治療無法治癒。火針療法是目前較為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但火針療法患者初次接觸會比較恐懼,但其方法安全有效。在接受火針治療後如出現針孔高突、發紅、瘙癢,是機體對火針的正常反應,不要搔抓。因火針是經過高溫加熱後進行的,感染的可能性極小。針後當日不要洗澡,以免汙染針孔。火針通常每3~7天治療一次。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