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內科 主治醫師 李想

  六經八綱辨證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六經八綱辨證的順序:關於六經八綱,己略述如前,茲再順便談一談有關其辨證的順序問題。病之見於證,必有病位,復有病情。故八綱雖為辨證的基礎,但辨證宜從六經始,《傷寒論》以六經分篇就是這個道理。六經既辨,則表裡別而陰陽判,然後再進行寒熱虛實分析,以明確陰陽的實情(參見表1),至此,六經八綱則俱無隱情了。

  表裡相傳和陰陽轉變:

  在疾病發展過程中,病常自表傳入於裡、或半表半里,或自半表半里傳入於裡,或自表傳入於半表半里而再傳入於裡。凡此種種,均謂表裡相傳。

  病本是陽證,而後轉變為陰證,或病本是陰證,而後轉變為陽證,此即謂陰陽轉變。

  並病和合病:病當表裡相傳時,若前證未罷而後證即見,有似前證並於後證而發病,故為並病。如太陽、陽明並病,少陽、陽明並病等均屬之。若不因病傳,於初發病時,二者或三者同時出現,有似合在一起而發病,故為合病,如太陽、陽明合病,三陽合病等均屬之。

  病因

  食,水,瘀血至病:

  食毒:不善撮生,飲吃不節引起腸胃功能障礙,即宿食病是也.證見脈緊或滑數,頭痛,腹痛等.

  水毒:腎功能障礙排洩不力,水,飲,溼積聚體紉鶼喙丶不.

  瘀血:病因為女子經血排除不利,外傷,瘡癰,仍嚳⒀,出血,痰溼阻滯等,證見胸滿,脣痿舌青,囗燥欲嗽水不欲飲,脈微澀.

  治則簡介

  所謂治則,即通過六經八綱辨證的施治準則,今分述如下。

  太陽病:由於證在表,宜發汗,不可吐下,如桂枝湯、麻黃湯、葛根湯等,均屬太陽病的發汗法劑。

  少陰病:此與太陽病雖均屬表證而宜汗解,但發汗必須配伍附子、細辛等溫性亢奮藥,如桂枝加附子湯、麻黃附子甘草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等,均屬少陰病發汗法劑。

  陽明病:熱結於裡而胃家實者,宜下之;但熱而不實者,宜清熱。下劑如承氣湯,清熱如白虎湯。若胸中實者,則宜吐,不可下,吐劑如瓜蒂散。

  太陰病:裡虛且寒,只宜溫補,汗、下、吐均當禁用。如理中湯、四逆湯等,均屬太陰病的溫補法劑。

  少陽病:半表半里證,法宜和解,汗、吐、下均非所宜。如柴胡劑、黃芩湯等,均屬少陽病的解熱和劑。

  厥陰病:此雖亦屬半表半里證宜和解,但須和之以溫性強壯藥。如柴胡桂枝幹薑湯、烏梅丸等均屬之。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寒者熱之者,謂寒證,治宜溫熱藥以驅其寒,如以乾薑、附子、烏頭等配劑,均屬溫熱驅寒藥。熱者寒之者,謂熱證,治宜寒涼藥以除其熱,如以梔子、黃芩、黃連、石膏等之配劑,均屬寒涼除熱藥。

  虛者補之,實者攻之:虛者補之者,謂虛證,宜用強壯藥以補其不足,汗、吐、下等法均當嚴禁,如炙甘草湯、建中湯、腎氣丸等均屬補虛劑。實者攻之者,謂實證宜以汗、吐、下等法徹底攻除其病邪,如麻黃湯、承氣湯等,均屬攻實劑。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