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從2000 年末進入女性惡性腫瘤前十位上升到了2010 年的第五位,其中PTMC 發病增高很快,隨著高解析度超聲的應用和篩查普及還會繼續增高。甲癌的流行並非超聲所製造,但關於超聲是否存在過度診斷的問題卻存在爭議。
雖然 PTMC 存在過度診斷的嫌疑,但過度診斷是否會導致過度治療也存在爭議。PTMC 只限制腫瘤直徑≤1cm ,但TNM 分期不一定為T1aN0M0。對於PTMC,僅參考腫瘤大小就決定治療方式這樣的思路必須改變,處理必須慎重。
治療PTMC 最核心的問題是如何在術前術後進行準確的危險分層,手術範圍的確定、術後進行RAI 治療、TSH 抑制治療目標的確定,這都需要精確的危險分層作為指導。目前術前的危險分層主要依靠超聲和 FNA,準確率即便在技術熟練的醫院也只有 90% 左右,而指南中的危險分層基本是病理學分層,對手術前決策沒有太多價值。
當今國際上甲狀腺全切+VI 區(中央區)清掃是DTC(T1-2,cN0-1a)的主流術式,腺葉切除較少。2012 年國內指南規定單側 DTC 手術要遵循“兩個至少”原則:至少行腺葉+峽部切除,至少行中央區淋巴結清掃。
射頻消融(RFA)作為一種新型微創手段,已被證實在部分甲狀腺結節的治療中是安全的、有效的,近幾年在國內醫療市場得到了快速發展。但相應的,盲目擴大消融適應證,有意誇大甚至欺騙性的宣傳消融效果等現象愈演愈烈,反覆消融的高額經濟成本等問題也越發突出。通過複習最新國內外文獻,結合消融後對患者的臨床觀察,以及對現行國內外消融指南的理解和剖析,認為目前國內不同醫院甲狀腺超聲和FNA 等術前檢查診斷水平參差不齊且不完善,RFA 適應證把握不嚴格,缺乏RFA 與手術以及其他非手術治療方案療效對比的前瞻性、隨機多中心、大樣本循證醫學證據,未建立可觀、有效的長期隨訪療效評價體系。因此現階段不推薦常規使用RFA 治療甲狀腺良性結節,堅決反對用於分化型甲狀腺癌的初始治療。
總的來說,手術為主的治療地位從未動搖。基於目前術後危險分層的滯後性,對術前FNA、術中VI 區淋巴結的分子診斷技術、快速冰凍病檢(IOFSB)的適時分析應該給予重視,進行相關的研究。如果術後病理顯示中央區轉移淋巴結超過5 個,直徑超過 3mm,那麼應該遵循指南對殘餘甲狀腺進行切除。對可以行動態觀察的 PTMC 的患者,無論採用哪種處理方式都要慎重。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