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主治醫師 沈鋒

  骨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退行性骨關節病,也就是關節的一種慢性老化,老百姓俗稱“骨刺”。臨床上以中老年最常見,女性多於男性。美國約4000萬人患關節炎,其中骨性關節炎佔43%,65歲以上人群中90%女性和80%男性患有骨性關節炎。在美國50歲以上男性中,骨性關節炎是僅次於缺血性心臟病導致工作能力喪失的第二位原因,可使勞動力喪失達53%。骨性關節炎是老年人疼痛和致殘的主要原因,嚴重影響到中老年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骨性關節炎在女性患病率中佔第四位,在男性患病率中佔第八位。國內一項調查顯示,60歲以上的人群中,有症狀的男性骨關節炎者佔5.6%,而女性佔15%,X線檢查發現有骨關節炎者男性佔21.5%,女性佔42.8%。隨著人口的老齡化,我國也進入了老齡化國家,骨關節炎的發病率日漸增高,這勢必會增加國家的醫療投入,增加家庭乃至社會的經濟負擔。目前,由於醫學知識在國內的普及程度依然欠缺,人們對骨關節炎的認識僅僅停留在非常粗淺的水平,對於其引起的嚴重後果認識不足,往往造成小病不醫拖成大病,失去了治療骨關節炎的良好時機,反而加重了家庭以及社會的負擔。為此世界衛生組織特別將每年的10月12日定為世界骨關節炎日,旨在加強人們對骨性關節炎的認識,便於對人們骨關節炎進行早期積極的治療。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骨關節炎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又稱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增生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其發病原因為多因素導致,本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確,但與年齡、性別、職業、外傷、基礎疾病、免疫反應、自由基、骨內壓增高等密切相關。女性45歲以後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使關節軟骨代謝減弱,容易發生退行性改變。另外,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特殊職業人群,如礦工、搬運工、運動員、舞蹈雜技演員等是膝關節骨關節炎的好發人群;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肥胖也是引起膝關節骨關節炎的不可忽視的因素,因此減肥不僅避免了多種內科疾病的發生,而且也減輕了膝關節的負擔,減少膝關節的磨損,推遲甚至避免骨關節炎的發生。
  除此之外,關節軟骨損傷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原因導致的損傷,關節軟骨退變程度逐漸加重。關節軟骨退變以後,含水量減少彈性降低,抗撞擊和抗磨損能力下降。軟骨損傷後,可加重軟骨關節的退變,導致軟骨不同程度的損傷,由此形成惡性迴圈,使症狀進一步加重。其病理改變是一種因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化引起的以骨質增生為主的關節病變,滑膜的炎症是繼發性病變。
  [臨床表現]
  那麼中老年人發生膝關節骨關節炎之後有什麼表現呢?多數病人到醫院就診都會說:膝關節部位痠痛不適,活動或勞累以後加重,上下樓梯、蹲下和站起不方便,不能走遠路,起床之後或久坐以後出現膝關節僵住的感覺,膝關節屈伸活動的時候不靈活,有摩擦的感覺甚至能聽到彈響或摩擦的聲音,病程比較長的患者甚至出現膝關節周圍的腫脹,也就是膝關節腔產生了積液。當進行膝關節 X光拍片檢查時報告結果往往提示:“膝關節退變(膝關節老化)、關節間隙變狹窄(關節軟骨面受到磨損)、骨贅形成(骨質增生,老百姓俗稱“骨刺”)、關節遊離體(俗稱“關節鼠”)”,結合臨床表現和X線攝片結果,醫生會做出“膝骨關節炎”的論斷。

  其發展過程大致經歷三個階段:發病初期,病人的疼痛主要為陣發性,勞累或者天氣變化後容易出現,初期的症狀一般不會影響到病患的日常工作生活,其持續時間一般為數年甚至十數年,其具體情況因其膝關節活動、勞損情況而異;中期疼痛的表現就呈現為一種持續性的疼痛,甚至是股四頭肌的反射性痙攣,其疼痛需要通過藥物才能控制,X線檢查表現較初期更為加重,關節間隙變窄,骨贅明顯;當骨關節炎發展到後期會引起膝關節的畸形,比如膝關節呈“O”型腿或“X”型腿,X線檢查表現為嚴重的膝關節內、外翻畸形、關節間隙消失,特別是體形肥胖者更為明顯,因此嚴重影響了病患的工作生活。
  [診斷]
  對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如果到醫院就醫也有其嚴格的臨床診斷標準:①一個月來大多數日子膝痛;②關節活動時響聲;③晨僵≤30分鐘;④年齡≥38 歲;⑤膝關節骨性腫脹伴彈響;⑥膝關節骨性腫脹不伴響。符合①②③④或①②③⑤或①⑥者可診斷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另外還有臨床診斷+X線診斷標準:①一個月來大多數日子膝痛;②X線關節邊緣骨贅;③骨關節炎性滑液(透明、粘性,白細胞<2< span="">×106/L);④不能查滑液,年齡≥40 歲;⑤晨僵≤30 分鐘;⑥關節活動時響聲。符合①②或①③⑤⑥或①④⑤⑥者可明確診斷。
  [鑑別診斷]
  剛才詳細描述了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病因、臨床表現、診斷等具體內容,但是所有的膝關節疼痛都是骨性關節炎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簡單,臨床上有不少疾病容易與骨關節炎的臨床表現十分相似,甚至專業的醫生有時也容易在診斷及治療上出現偏差。但就臨床表現而言有如下疾病需要與膝關節骨關節炎進行鑑別,但是其內容十分專業,需要專業的骨科醫生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1、髕骨軟化症:女性多發,膝關節活動量越大,疼痛越明顯,且有過伸痛,行走無力。膝前側、下端、內側、外側及N窩均有壓痛,按壓髕骨時伸膝,可觸及摩擦感及疼痛。髕骨研磨試驗陽性。
  2、膝關節韌帶損傷:多有明顯的外傷史,需要進行抽屜試音驗、側方擠壓試驗明確是否有相應韌帶損傷,必要時還需要行磁共振(MRI)檢查明確有無膝關節韌帶損傷。
  3、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多有外傷史,少部分為先天性盤狀半月板損傷,無明顯外傷,傷後關節疼痛、腫脹,有彈響和交鎖現象,膝間隙壓痛。慢性期股四頭肌萎縮,以股四頭肌內側尤明顯。麥氏徵和研磨試驗陽性,必要時也需要行磁共振檢查明確,行CT檢查對於診斷半月板損傷沒有幫助。
  4、腰椎間盤突出 腰椎管狹窄症:因為突出的椎間盤壓迫神經根或突出造成椎管狹窄,容易引起患者膝關節周圍疼痛、麻木、肌力減弱,活動不便,甚至間歇性跛行等症狀,必要時行磁共振、CT等檢查才能明確,這需要專業的骨科醫生才能做出準確的診斷,也是臨床上容易引起誤診的疾病。
  5、髕下脂肪墊損傷:有外傷、勞損或膝部受涼病史。膝關節疼痛,下樓梯為甚,膝過伸位疼痛加重,髕下脂肪墊壓痛明顯,膝過伸試驗陽性,髕腱鬆弛壓痛試驗陽性。X線膝側位片,可見脂肪墊支架的紋理增粗,少數可見脂肪墊鈣化陰影。  [治療]
  治療的目的在於緩解疼痛、阻止和延緩疾病發展的程序,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治療方案依據患者的個體情況及骨關節炎退變的程度因人而異。
  一般治療
  (1)物理治療   包括保暖、熱敷、理療、鍼灸等,如行中醫治療應該到正規醫院進行規範治療。
  (2)避免膝關節磨損,避免久立、蹲、跪等姿勢,手杖、步行器等協助活動,肥胖患者應適度減肥。加強肌肉的協調運動和加強股四頭肌的鍛鍊可減輕關節的疼痛症狀,合理鍛鍊,維持關節活動範圍。
  骨性關節炎的治療一般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以保守治療為主,口服中藥、消炎止痛等藥物,關節腔內注射透明質酸鈉等關節腔潤滑藥物。第二階段保守治療無效時積極進行關節鏡檢查手術治療;第三階段當關節軟骨破壞較嚴重,間隙嚴重狹窄,關節明顯畸形時,建議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藥物治療
  ①非甾體抗炎藥是最常用的一類骨關節炎治療藥物,其作用在於減輕疼痛及腫脹,改善關節的活動。但容易發生胃腸道疾病、肝腎疾病等併發症,臨床常用的包括莫比可、西樂葆等等。用藥前應參照說明書,注意用藥劑量,藥物不良反應等,對某些患者則不能採用上述方法治療。②其它止痛劑    對乙醯氨基酚對骨關節炎有良好的止痛作用,費用低,在國外仍廣泛使用,而國內的應用相對較少。每日劑量最多不超過4000mg。若上述方法仍不能有效緩解症狀,可予以曲馬多等治療。該藥為耐受性較好而成癮性小,應注意不良反應。③區域性治療   糖皮質激素可緩解疼痛、減少滲出,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封閉針”,效果可持續數週至數月,但僅適用於關節腔注射治療,在同一關節不應反覆注射,一年內注射次數應少於4次。關節腔內注射透明質酸類製劑包括國產的施沛特、進口的欣維可等可以緩解疼痛症狀,潤滑關節腔,劑量常每次 2ml( 1 支)每週 1 次,5 周為 1個療程。據報道,77%的患者治療後關節功能獲得改善,持續時間平均為 8 個月。接受第二個療程治療後,則 87% 的病例關節功能可獲進一步改善。
  關節鏡治療
  當藥物治療效果欠佳的時候,可以考慮採用關節鏡進行治療。關節鏡適用於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早中期,其技術操作目前已經十分成熟,國內早年間已經開展關節鏡手術,通過關節鏡可以明確關節軟骨退變情況,明確半月板損傷程度、沖洗清理關節腔、取出遊離體、清除增生的滑膜。關節鏡治療安全、有效、切口小(一般需在膝關節前方做兩個切口,各長約0.5―1釐米)、手術時間短(對於操作熟練的醫生可在20至30分鐘內完成)、術後恢復快、住院時間短,手術風險相對較低,多數病人樂於承受。
  人工膝關節置換
  對於上述方法無效,患者仍然主訴膝關節疼痛明顯、活動受限、關節間隙狹窄、或者出現嚴重的膝關節畸形等情況,排除明確手術禁忌症的情況下,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在患者全身情況允許及具備一定經濟條件的情況下采用人工膝關節置換的方法徹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總之,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過程任重而道遠,需要患者具備一定的醫療常識、保健知識,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範合理的臨床治療,從而更好的改善病患的生活質量,減輕家庭以及社會的負擔。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