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胃腸科 主治醫師 何楠

  痔瘡又稱為痔,痔核等。形成的原因是人體的直腸末端粘膜下和肛門面板下有許多的小靜脈交叉形成的靜脈叢,稱痔靜脈。當痔靜脈叢淤血曲張突起而形成柔軟的靜脈團塊或肛緣面板因纖維組織增生等形成突起時,就稱為痔瘡。

  痔是多發病,俗話說“十人九痔”,據普查,60%~75%成人患有痔瘡,男女均好發,且隨著年齡的增大發病率增高。

  老年人如何防治:

  一、 養成規律排便、保持肛門部衛生好習慣。一般每日早晚兩次排大便,長期堅持這樣的排便習慣,可使靜脈回縮,痔核萎縮,血流自如,不但能控制病情的發展,還可能使患者逐漸恢復正常。排便時勿過分用力,以減輕糞便對直腸和肛門的衝擊力。大便時間不宜過長,便時看書、讀報的不良習慣要糾正。因蹲坑姿勢容易誘發痔瘡甚至脫肛,故提倡坐便。同時應堅持每次大便完畢後用溫水清洗肛門,這樣做有助於預防痔瘡或直腸肛管炎症的發生。痔瘡患者可加用1:5000 的高錳酸鉀溫熱水坐浴。

  二、注意飲食調節 多食蔬菜、水果,象菠菜、芹菜、茭白、西瓜、梨、香蕉等,一方面可保持排便通暢,另一方面可減輕痔瘡的淤血擴張。此外蜂蜜、泥鰍、黑木耳、蘿蔔、無花果等都是防治痔瘡有效的保健食品,可以根據不同的季節加以選食。痔瘡患者宜清淡飲食,儘量少吃或不吃辛辣、油膩過重和薰煎食品,飲食定時定量,防止腸胃功能紊亂。

  三、保持健康的心態和適度的運動  痔瘡的發生與精神因素有一定的關係,因此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做到知足常樂;多參加一些有意義的健身活動,如打太極拳、做體操、散步、打球等。同時加強區域性的功能鍛鍊,如進行肛門收縮運動,即自我調整括約肌,收縮、放鬆肛門,一收一放,每次50下,約3分鐘,堅持長期經常做非常有利於防治痔瘡。需要注意的是,痔瘡患者切忌久坐、久站、久蹲,否則會使肛門血流受阻,病情加重;另外參加戶外活動要適度,避免過度勞累。

  四、積極治療慢性病有些慢性病像習慣性便祕、前列腺肥大、慢性咳嗽、腹瀉、高血壓等,都可使腹壓增高使肛門靜脈血流受阻而誘發痔瘡,故應積極治療類似疾病,以控制痔瘡病情的發展。另外,吸菸喝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也能引起病情的加重,故應摒棄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

  五、及時正規治療 痔瘡的臨床症狀表現多樣且不典型,像便血、肛門瘙癢、排便困難、疼痛、“痔塊”脫出等等,有時需要與直腸癌、直腸息肉、直腸脫垂等疾病鑑別,加上有些老年患者也認為痔瘡是小病不在意而忽視了上述疾病。所以當出現上述症狀時,老年朋友應該及時去正規醫院就診。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