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科 主任醫師 孫勤國

  糖尿病對神經系統的損害很大,可以說,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中發病率最高的一種,我國糖尿病神經病變發生率為60.3%。葡萄糖進人神經細胞時不需要胰島素的幫助,所以糖尿病病人神經細胞內葡萄糖濃度常較高,這些葡萄糖在醛糖還原酶的催化下,首先生成山梨醇,進而又轉變為果糖,使神經細胞內的滲透壓升高。

  同時由於病人血糖高,神經細胞中蛋白質發生糖化變性,再加上糖尿病微血管病變造成區域性缺氧,最終導致神經細胞腫脹,神經纖維鞘膜脫落,糖尿病神經病變發生。全身各處的神經組織都可能受到糖尿病的損害,按其所在部位和功能,可將糖尿病神經病變分為中樞性和周圍性神經病變兩大類。

  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有關糖尿病與腦血管病變的關係前面已經提及,糖尿病也可影響脊髓,表現為肢體的感覺與運動失常,位置覺消失,還可能有排尿困難與陽痿等。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包括顱神經、感覺神經、運動神經以及自主神經病變。顱神經共有12對,多數都受糖尿病的影響,顱神經受害的表現包括上眼瞼抬不起來、眼球活動障礙、看東西雙影、聽力下降、口眼歪斜等;糖尿病感覺神經病變非常常見,主要表現為末梢神經炎,常常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

  末梢神經炎的症狀為肢體疼痛、麻木,疼痛嚴重時有的病人會喪失繼續生活的勇氣。病人可有感覺異常,如有燒灼感、蟻走感、觸覺過敏,但真正受到高溫、低冷或刺傷等外界刺激時反而沒有正常的感覺,不能立即採取自我保護措施。

  還有的病人敘述“腳下沒根”,“像踩在棉花上一樣”,容易跌倒;與感覺神經相比,運動神經受累的情況比較少見,主要表現為血管神經性病變,如全身無力、肌肉萎縮、肢體疼痛等,偶有單神經麻痺引起肢體癱瘓者,多數患者經過積極治療,症狀可以消失;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也非常多見,病人常訴說大汗,特別是頭面部和軀幹部,四肢汗可不多,當吃飯或稍事活動就會大汗淋漓,還有的病人表現為半身出汗。腹脹、大便失常、腹瀉便祕交替出現的情況也不少見。

  病人可有直立性低血壓,他們往往躺著時血壓高,一站起來血壓就下降,甚至頭暈跌倒。另外不少病人排尿障礙,或有尿尿不出來,或小便淋漓不盡。糖尿病人的陽痿、不育也很常見。這些症狀都與糖尿病神經病變有關。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發病率很高,遺憾的是在治療上,特別是根治糖尿病神經病變方面相當困難,所以防治糖尿病經病變最重要的還是預防它的發生,控制它的發展。首先是控制好糖尿病,以延緩糖尿病神經病變的進展。糖尿病控制的好壞,有時並不與糖尿病神經病變的進展速度相平行,由於遺傳特點的不同,控制比較好的病人的神經病變不一定比控制較差者輕,也就是說人和人沒法兒比。

  但是對每個病人自己來說,控制好糖尿病肯定對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有利;其次是使用劑量較大的維生素,如B族、維生素C和維生素E如甲基B12(彌可保)可能有所幫助,近年來有人主張用醛糖還原酶抑制劑或神經節苷酯類藥物改善神經磷脂代謝,減少山梨醇的產生,提高神經傳導速度,從根本上解決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問題,當然,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第三是使用改善微迴圈的血管活性物質,因為有人認為神經幹上的微血管病變是引起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病理基礎之一。

  在這一方面,中醫中藥可能發揮較大的作用;第四是對症治療,以儘量減輕糖尿病神經病變給病人帶來的痛苦。對症治療包括緩解疼痛、減輕麻木、避免直立性低血壓、調節好大小便、治療好陽痿等,這些問題在藥物治療章內還要提及。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