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副主任醫師 楊偉

  垂體瘤的內科治療
  垂體腺瘤是神經和內分泌系統的常見腫瘤,隨著診斷技術的提高,其發現率有逐漸上升趨勢。垂體瘤的治療包括藥物、手術和放療,一般而言,經蝶手術為首選治療方法,然而手術會帶來各種併發症,且很多大腺瘤(直徑大於1cm)在術後5年內復發;而放射治療亦會造成不可逆的垂體功能減退。一些藥物可以選擇:
  泌乳素(PRL)瘤
  首選為多巴胺激動劑,常見有溴隱亭(Bromocriptine)、培高利特(Pergolide)、喹高利特(Quinagolide)和卡麥角林(Cabergoline)。
  1.1溴隱亭是一種麥角類衍生物,多年的安全使用經驗提示對於需要恢復排卵的患者該藥物為首選。可使女性微腺瘤患者82%PRL水平恢復正常,90%恢復月經和排卵。推薦起始劑量為0.625mg/d,睡前服用,一週後每日早晨加1.25mg。此後,每週增加1.25mg/d,共加至5.0mg/d。此後,每個月複查PRL水平,有效劑量(恢復月經和PRL水平)通常為5.0~7.5mg/d,大腺瘤可用到7.5~10mg/d。為了達到最佳療效,溴隱亭應每日服用2次。治療24個月以上再停藥,可有25%患者在停藥後一直維持正常。
  1.2 卡麥角林是非麥角類衍生物,相對溴隱亭而言,對D2受體結合更緊密、作用時間更長、副作用更小。男性泌乳素瘤經卡麥角林治療24個月(第一週0.25mg×1次,第二週0.25mg×2次,此後根據PRL的抑制水平逐漸調整,最高劑量為0.5mg/d)以後,可使75%~80%患者PRL恢復正常,腫瘤直徑縮小72%~73%,溢乳消失,多數病人的性激素、精液量和精子數得到恢復。卡麥角林1mg/周治療微腺瘤48個月停藥後隨訪2~5年,發現停藥12個月左右有30%患者再次出現高泌乳素血癥,但無腫瘤復發的證據,停藥36個月後仍有70%患者的泌乳素水平得到控制。卡麥角林1mg/周治療大腺瘤46個月停藥後隨訪,36%患者在停藥18個月左右再次出現高泌乳素血癥,但也沒有腫瘤復發的證據,停藥48個月後仍有64%患者的泌乳素水平得到控制。但KaplanCMeier分析提示,停藥5年腫瘤複發率與無腫瘤高泌乳素血癥相比均顯著升高。

  2、 GH瘤
  生長抑素類似物、生長激素受體拮抗劑和多巴胺激動劑是常用的藥物。
  2.1         生長抑素類似物最早用於治療腸道腫瘤,目前可用於治療生長激素瘤和TSH瘤,常用藥物包括奧曲肽及其長效製劑以及蘭瑞肽(Lanreotide),SOM230等。作用機理為結合生長抑素受體SSTR(以SSTR2和SSTR5為主),抑制細胞內腺苷酸環化酶,減少cAMP產生從而抑制GH的分泌和細胞增殖。臨床療效包括:抑制GH和IGF-1水平,改善頭痛和肢端肥大症狀及縮小瘤體等。生長抑素類似物的主要副作用是胃腸道反應以及膽囊結石,但相對輕微。對生長抑素類似物療效不佳(生長抑素抵抗)的原因可能是SSTR突變所致,有人發現在基因組和腫瘤DNA的SSTR5基因存在2處C→T突變,使生長抑素無法發揮正常作用。
  2.1.1   奧曲肽長效製劑(Octreotide LAR)作用時間較長,約4周,每次肌肉注射20mg,注射間隔一般為28天,6個月後GH水平由27.6 ng/ml降到5.03±5.38 ng/ml,IGF-1由889.55±167.29 ng/ml降到483.00 ±239.71 ng/ml(n=9),66%的患者腫瘤體積有縮小。另一組110例肢端肥大症病人接受Octreotide LAR治療,每28天注射20mg,共3次,而後逐漸調整,平均為期30(18~54)個月,最終維持劑量10~40mg/次不等,多數為20~30mg/次。GH水平由基線的20.7±2.4µg/L降至2.2±0.2µg/L,IGF水平由770 ± 26µg/L降至276 ± 15 µg/L,其中在治療3個月時就已經出現顯著療效。2.1.2   蘭瑞肽作用時間稍短,約為10天。每次60mg,每月注射3次,如療效不確切,可將注射間期縮短成1周。92例肢端肥大症患者平均治療24個月後,有88%患者的GH、65%患者的IGF-1降至正常範圍,且IGF-1恢復正常的患者比例從第一年的49%逐漸增至第三年的77%,近半數病人瘤體積有縮小。

  2.1.3   SOM230是一種新的生長抑素類似物,半衰期23個小時,體外試驗發現它也能夠明顯地抑制GH的分泌(GH抑制率為22%~68%)、降低IGF-1的水平,它對SSTR1、SSTR3、SSTR5的結合力分別是奧曲肽的30,5,40倍。較奧曲肽對GH/PRL瘤和泌乳素細胞的抑制(主要通過SSTR5介導)更強。
  2.2         Pegvisomant是第一個用於臨床的GH受體拮抗劑(2003年分別在美國和歐洲批准上市),它能阻斷GH受體二聚體的形成,從而阻止GH的外周作用。可使IGF-1水平降至正常,顯著緩解症狀和體徵,糾正代謝紊亂,且副作用輕微。但由於其作用於外周,故對腫瘤體積沒有減少作用,故治療後不宜用GH作為療效衡量指標,而應使用IGF-1來評價。適用於對生長抑素類似物抵抗或不耐受的病人。16例肢端肥大症患者服用Pegvisomant,起始劑量10mg/d,根據療效每8周增加5 mg/d,通常平均治療劑量為20(10~40)mg/d,隨訪7(3~11)個月所有患者IGF-1降至與年齡相符的正常範圍內。
  2.3         多巴胺激動劑一般用於伴高分泌PRL的垂體瘤,但對於GH的分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故與生長抑素類似物聯合使用效果更佳。臨床和實驗發現GH/PRL瘤對DA、SST類似物的療效並不一致,經核素掃描證實腫瘤攝取111In-OCT、123I-IBZM(多巴胺激動劑作用的指標)在各種GH/PRL瘤中並不一致,可能是導致療效不同的原因。
  3、 ACTH瘤
  由於一般瘤體較小,而且對機體代謝影響大,故首選為經蝶手術。但對無法手術或手術失敗的患者,藥物治療也是一種可供選擇的方法。傳統的藥物如美替拉酮、安魯米特等因為較大的副作用而臨床應用受限。由於表達D2受體的ACTH瘤佔到了70%~80%,體外實驗和臨床研究均發現對D2受體陽性的ACTH瘤使用D2激動劑卡麥角林干預後,ACTH分泌明顯下降。
  4、TSH瘤
  手術是首選治療,若無法手術可選擇放療或藥物治療。藥物包括抗甲狀腺治療和針對腫瘤的治療,前者有PTU或他巴唑以及β阻滯劑;後者有生長抑素類似物和多巴胺激動劑,尤其生長抑素類似物能夠抑制90%患者的TSH分泌(降至基線50%以下),長期隨訪能使96%的患者甲狀腺功能正常,45%的患者瘤體縮小,並對胎兒沒有影響。此外,術後中樞性甲狀腺機能減退常見,應注意補充甲狀腺激素。
  5、無功能瘤
  臨床無內分泌表現的垂體瘤常伴有LH、FSH和糖蛋白α亞基的高分泌,而在67%的腫瘤有D2受體的表達,根據基因選擇性剪下的不同分為長和短兩種亞型。採用卡麥角林治療1年可使腫瘤的上述分泌明顯下降,並使近60%的患者瘤體積縮小,對卡麥角林療效最佳的是表達短D2受體亞型的腫瘤。也有發現提示內分泌無功能瘤細胞表面有生長抑素受體表達,奧曲肽在體內和體外均能抑制促性腺激素和糖蛋白α亞基的分泌。然而,實際的臨床療效並不樂觀,僅10%左右的病例有輕度瘤體積縮小。
  6、其他
  體外實驗證實,PPARγ僅在正常垂體的ACTH細胞表達,但可以表達在所有垂體瘤細胞中。PPARγ配體羅格列酮能抑制垂體瘤細胞增殖並促進其凋亡,同時體內實驗也發現羅格列酮能顯著抑制小鼠垂體GH、PRL、和LH瘤的生長。其機制為抑制細胞週期,阻止靜止期細胞由G0進入G1期,減少進入S期的細胞數量,並可以降低瘤細胞激素的分泌。可能成為治療垂體瘤的一種新的選擇。總之,隨著內科治療的不斷進步,手術、放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垂體瘤患者正得到越來越多的益處。可供選擇的治療手段越來越多,有的藥物已成為治療某些型別垂體瘤的首選。故此,對不同患者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手術、藥物、放療及其相互配合)也顯得越來越重要。
  友情提示:臨床中只有少數的垂體瘤可以藥物治療或者控制,以上好多藥物仍在研究中,所以需要個性化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