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住院醫師 王春

  根據臨床症狀群的不同,可劃分為幾種不同型別。型別的劃分還與起病情況、病程經過、治療反應以及預後有一定關係。常見型別有:
  (1)偏執型:又稱妄想型,多發病於青壯年或中年,起病緩慢。主要表現為猜疑和各種妄想,內容多脫離現實,結構往往零亂,並有泛化趨勢。可伴有幻覺和感知綜合障礙。情感和行為常受幻覺或妄想的支配,出現自傷或傷人行為。病程發展較其他型別緩慢,精神衰退現象較不明顯,自發緩解者少,治療效果較好。此型最為常見,約佔一半以上。
  (2)青春型:又稱瓦解型,多發病於青春期,起病較急,病情進展較快,多在2周之內達到高峰。主要症狀包括思維破裂、思維內容荒謬離奇、情感反應不協調、行為幼稚愚蠢和本能意向亢進等。幻覺妄想片段凌亂。此類患者如及時治療,效果較好。此型比較常見。
  (3)緊張型:多發病於青壯年,起病較急,臨床表現以木僵狀態多見,輕者可為運動緩慢、少語少動,重者可為不語、不動、不食,對環境變化毫無反應,並可出現違拗、蠟樣屈曲。緊張性木僵可與短暫的緊張性興奮交替出現,此時患者出現突然衝動、傷人毀物。緊張型治療效果較其他型別好。目前在臨床上有減少趨勢。
  (4)單純型:青少年時期發病,起病緩慢,持續發展。早期多表現類似“神經衰弱”的症狀,如主觀的疲勞感、失眠、工作效率下降等,逐漸出現日益加重的孤僻退縮、情感淡漠、懶散、喪失興趣、社交活動貧乏、生活毫無目的。疾病初期,常不引起重視,甚至會誤認為患者“思想不求上進”或“性格不夠開朗”等,常在病程多年後才就診。此類患者一般無幻覺妄想,易被忽視或誤診,治療效果較差。

  (5)其他型別:除上述的4種以外,如各型的症狀同時存在難以分型者,稱未分型,即表明患者的臨床表現同時具備一種以上亞型的特點,但沒有明顯的分組特徵。還有部分患者的臨床表現過去符合精神分裂症診斷標準,至少2年一直未完全緩解。目前病情雖有好轉,但殘留個別陽性症狀或個別陰性症狀,稱之為殘留型。
  部分患者符合精神分裂症診斷標準,病期多在3年以上,但最近1年以陰性症狀為主,社會功能嚴重受損,成為精神殘疾,稱之為衰退型。還有部分患者病情基本穩定後,而出現抑鬱狀態,稱為精神分裂症後抑鬱,由於存在自殺的危險性,家屬應足夠重視。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