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面板科 副主任醫師 王夏青

  腳部脫皮、裂口、長老繭、雞眼、瘊子是面板科門診的常見病,很多病人都曾經嘗試自己泡腳、修腳、擦防裂膏、貼雞眼膏等方法治療,往往沒有效果,其實應先到面板科診斷清楚再對症用藥。

  腳部是人體最“辛苦”的器官。它承擔人走跑跳的日常運動,是人體承重器官,而且直接暴露在外的機會較多,很容易老化磨損及受傷。特別是腳骨骼寬大、平足、足背高的人,及長期站立工作,愛穿高跟鞋、尖頭鞋的女性,腳部受壓時間長,壓力不均勻,很容易在足前掌,大足趾小足趾邊緣形成老繭及雞眼,走路時疼痛異常。

  腳的生理功能決定了它活動量大,易出汗,長期在鞋襪的包裹下,不能得到很好的“呼吸”,潮熱的環境是細菌真菌病毒的溫床,年輕活動量大的人,個人衛生習慣不良的人,腳部有磨損破口的人就很容易感染腳氣,瘊子等病,反覆不愈。

  老繭醫學叫胼胝,腳氣醫學叫足癬,瘊子醫學叫趾疣,和雞眼一起,成為腳部的常見病,多發病。

  足癬以足部小水泡、瘙癢、糜爛、脫皮常見:但有一種型別是以足跟足底面板乾燥裂口為特徵的,叫角化型足`,很容易誤認為普通的皸裂,用擦防裂膏,貼橡皮膏的方法是無效的。要在醫生指導下采用藥物泡洗,抗真菌軟膏封包的方法對症治療。

  初發小面積的胼胝,趾疣很容易認為是雞眼,胼胝逐漸長大會形成一元錢面積大小的黃色半透明厚薄均勻的角質環,雞眼小如米粒,大如黃豆,中間透明質硬有根,這兩種都屬於腳部受壓磨損引起的病變,可反覆發作,但沒有傳染性。輕者只要用泡洗軟後削平就不會引起走路疼痛,數目多,面積大的就要到醫院用藥物處理軟化,在無菌的手術刀下或鐳射切除。

  很多人覺得老繭雞眼不算病,自己剪除,或到不衛生的修腳足療店削挖,聽信什麼“一次性根除,永不復發”等誇大其詞的吹噓,不但治療不好,還很容易因削挖太深,出血感染,引起膿腫感染,丹毒等繼發病和傳染病。也可因毛巾,刀具帶菌引發趾疣。

  趾疣是疣體病毒感染導致的疾病,發於足部叫趾疣,發於手部叫指疣,其實都是一類病,可自身傳染,也可通過不潔的用具,小傷口,或血液接觸傳染給其他人,自身免疫力低下人很容易反覆發作,和被人傳染。治療以鐳射、微波手術切除,配合抗病毒藥口服,軟膏外擦泡洗治療,必要時給予提高免疫藥物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