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依據其生長部位大致分為3型:粘膜下肌瘤、肌壁間肌瘤和漿膜下肌瘤。影響宮腔形態的肌瘤主要是粘膜下肌瘤和肌壁間內凸肌瘤。子宮肌瘤的臨床症狀取決於肌瘤的部位、大小、生長速度、有無併發症等因素。
主要臨床表現有
(1)月經改變:是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症狀。主要見於較大的肌壁間肌瘤和粘膜下肌瘤,漿膜下肌瘤很少引起月經改變。表現為經量增多、經期延長。其原因為:①宮腔內膜面積增加;②肌壁間肌瘤影響子宮平滑肌收縮;③子宮內膜微血管改變;④合併內膜息肉和內膜增生等。粘膜下肌瘤伴壞死或感染時還可有持續陰道流血和膿血性排液;
(2)下腹部包塊及壓迫症狀:當子宮增大超過12周妊娠大小,或位於子宮底部的漿膜下肌瘤,於下腹正中可觸及質硬包塊,膀胱充盈時更易觸及。隨著肌瘤增大,壓迫鄰近器官出現相應症狀。如前壁肌瘤壓迫膀胱可引起尿頻、尿急;宮頸肌瘤壓迫膀胱三角區可引起排尿不暢甚至尿瀦留;子宮後壁肌瘤可壓迫直腸引起大便不暢、排便後不適;闊韌帶肌瘤可壓迫輸尿管,甚至引起腎盂積水;
(3)白帶增多:肌瘤使宮腔內膜面積增加、腺體分泌增多及盆腔充血,致白帶增多。粘膜下肌瘤合併感染可致膿血性白帶;
(4)疼痛
:肌瘤一般不引起疼痛。肌瘤增大壓迫盆腔臟器、血管、神經, 可出現下腹脹痛或隱痛;帶蒂肌瘤扭轉、肌瘤紅色樣變可導致急性腹痛;粘膜下肌瘤刺激子宮收縮,可致痙攣性疼痛。肌壁間肌瘤可致繼發性痛經;
(5)不孕與流產:肌瘤可致不孕, 增加流產和早產的發生率。對受孕及妊娠結局的影響可能與肌瘤的生長部位及大小有關。位於宮角部的較大肌壁間肌瘤可影響輸卵管的通暢, 粘膜下肌瘤可影響受精卵著床;
(6)貧血:長期月經量過多或不規則陰道流血可致繼發性貧血。較嚴重的貧血多見於粘膜下肌瘤患者。
子宮粘膜下肌瘤可全部或部分性地突入宮腔。聲像圖表現為圓形包塊,且有被膜,其宮腔內部分表面覆蓋子宮內膜,在肌瘤的基底部子宮內膜多呈中斷狀,而表面的被膜與子宮內膜相延續,蒂或基底多較寬。較大粘膜下肌瘤可形成帶蒂粘膜下肌瘤並可向下達宮頸管內,甚至達宮頸管外,形成帶蒂粘膜下子宮肌瘤脫出到陰道內,二維超聲影象宮腔內可僅探及條帶狀低迴聲。對於這種型別的肌瘤, 應用彩色多普勒觀察血流情況能幫助提高診斷率。
根據瘤體與宮腔的關係及彩色多普勒表現,可分為3型。I型為肌瘤由肌壁間部分地突向宮腔,子宮體正常或稍大,子宮內膜基底線隆起變形,子宮內膜層受壓,彩色多普勒血流影像(CDFI)見瘤體包膜有環繞血流訊號或星點狀血流訊號,較小瘤體內部無明顯血流訊號;Ⅱ型為肌瘤完全突入宮腔內,但瘤體未脫出宮腔,宮頸管無擴張。CDFI顯示瘤體周邊有包膜血流、星點狀血流或探及來自肌層的瘤體基底部血流訊號;Ⅲ型為帶蒂脫出型,宮壁回聲尚均勻, 宮腔內可見條狀低迴聲帶,起自宮腔並延伸至宮頸甚至陰道內,宮頸管可擴張,脫出物為實質性低迴聲或中低迴聲團塊,腫瘤脫到陰道內,宮頸管呈喇叭狀擴張。CDFI在宮腔內探及條狀蒂部動靜脈血流訊號, 一直延伸至宮頸或陰道內瘤體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