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主任醫師 劉慶

  耳聾常被認為是衰老的表現,即使影響與他人交流,多數人也無非是買個助聽器一戴了之。然而,排除聽覺器官衰老的因素,很多人忽視了“聽神經瘤”這個影響聽力的疾病。

  聽神經瘤多發生在內耳聽道內或內耳聽道區具有鞘膜的前庭神經,佔橋小腦角腫瘤的80%,佔顱內腫瘤的5%~10%。該病多發於30~50歲的中年人,最小的患者8歲,最大的在70歲以上。
  一提到腦部腫瘤,人們會覺得病情很重。其實不然,聽神經瘤發病平和、緩慢,耳鳴的症狀也十分常見,但是卻在慢慢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而且十分容易誤診。耳聾除了和聽覺器官的衰老有關,聽神經瘤也是一個重要致聾因素。
  聽神經瘤病人最早出現的症狀是患側耳鳴,隨著病情發展可表現為進行性耳聾及頭暈,最後聽力完全喪失;還有面部麻木、鼻脣溝變淺、聲音嘶啞、吞嚥困難、走路步態不穩等;病程晚期可出現頭痛加重、嘔吐、視力下降等。
  因此,要想早期發現聽神經瘤,必須對耳鳴或聽力下降等症狀引起重視,有時單純在耳鼻喉科就診往往會延誤病情,應及早進行影像學檢查以明確診斷。

  “斬草除根” 防併發症

  許多患者認為,不管選用顯微外科治療還是放射外科治療聽神經瘤,只要成功就意味著迅速恢復、沒有併發症、不再復發。遺憾的是,事實並非如此。

  目前聽神經瘤的治療目標有四種,一是部分切除腫瘤;二是完全切除腫瘤;三是全切除腫瘤並保留面、聽神經功能;四是阻止腫瘤生長又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目前,第二種治療目標較普遍,這種情況下即使患者術後出現面癱或不能工作,但只要腫瘤全切即可認為治療成功。優秀的神經外科醫生往往追求第三種治療目標,然而即使是達到第三種治療目標的患者,也會出現一些併發症,如易疲勞、記憶力和注意力障礙、眩暈和持續性頭痛等,而導致生活質量下降。
  只有對聽神經瘤的治療方案和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及其處理有充分的認識,才能和醫生很好地配合,以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