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風溼內科 主任醫師 曠惠桃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立秋之後,氣溫漸涼,氣候多變,早晚涼風時至,秋風秋雨漸多,人體經歷了夏季高溫酷暑的消耗,免疫力相對低下,各種疾病容易乘虛而入,故謂“多事之秋”。此時中老年朋友須注重養生,提高健康水平,增強抗病能力。

  秋季需預防五類疾病:

  1、呼吸道疾病

  感冒 秋季是流行感冒最為嚴重的一個季節,忽冷忽熱的季節不僅讓人難以適應,同時整個免疫系統也很難調整過來。“一場秋雨一場寒”,稍不注意就會受涼感冒。過敏性鼻炎 秋季天乾物燥,空氣汙染嚴重,各種過敏因素增加,而過敏源會刺激到鼻粘膜,所以過敏性鼻炎的發病率較高。咽炎 秋天氣候乾燥,人最容易上火,多見咽部乾燥而痛、咽部紅腫,甚至發燒等咽炎症狀。支氣管哮喘 哮喘屬於過敏性疾病,多於夏末秋初開始發作,仲秋之後發展到高峰,有的寒冬臘月更甚。該種多因氣候變化而反覆發作。哮喘發作前常有先兆症狀,如反覆咳嗽、胸悶、連續噴嚏等,如不及時治療,可出現急喘。因為痰黏稠,不易咳出,患者往往因呼吸困難被迫坐起,嚴重者可出現嘴脣及指甲青紫、四肢厥冷、出汗、心跳快等症狀。發作時間從幾分鐘到數天不等。

  2、消化道疾病

  秋季是各種水果豐收的季節,人們容易生熟不分進食。俗話說“秋瓜壞肚少吃寒”,加之進入秋季,人體的消化功能,腸道的抗病能力開始下降,所以一不小心就會有腸胃方面的疾病的煩惱。

  3、心腦血管病

  秋天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多發季節,據有關資料統計,秋末冬初時節,腦血栓、腦溢血發病率遠高於其他季節。由於天氣變涼,面板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寒冷還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直接影響心臟血液供應,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中風 進入深秋時節,低氣溫可致體表血管彈性降低,周圍阻力增加,使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從而引起小動脈收縮、血壓升高,而致腦血管破裂。寒冷還能使血液纖維蛋白濃度增加,引起血液黏稠,導致血栓形成。

  4、面板病

  秋季也是各種面板病高發的季節,多表現為面板起紅疹,瘙癢難耐,搔破疼痛等症狀。通常以胸腹、大腿,小腿的內側面板多見,關節周圍也很常見。秋季的面板病是陣發性的,發病的持續的時間和輕重都是不一樣的。

  5、抑鬱症

  秋風落葉,悽風苦雨,往往使人觸景生情,特別是中老年人易產生垂暮之感,誘發消極情緒,嚴重者,終日鬱鬱寡歡,少語懶言,很容易患上抑鬱症。有心理學家統計,秋季由於氣候等變化,加之“悲秋”情緒的影響,患抑鬱症等精神方面的疾病的比率較其他季節大幅度提高。

  秋季養生要點 (秋季養生注意“三適一不”)

  1、適度秋凍

  民間有“春捂秋凍”之說,意在“耐寒鍛鍊從初秋開始”,秋風雖涼,不忙添衣,過度加衣會使汗液蒸發,陰津耗傷,陽氣外洩。但是秋凍要適度,過度秋凍,寒易傷肺,風寒外襲,易致感冒、咳嗽、鼻炎、咽炎、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發生。秋季穿衣一個簡單的原則是“身體略感涼意,但不感覺寒冷”。幼兒、中老年及患有呼吸道疾病、胃腸炎、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病患者更要隨時增減衣服。

  2、適度秋練

  金秋時節,天高氣爽,是運動鍛鍊的黃金季節。此時中老年人加強體育鍛煉,是秋季保健中最積極的方法。秋季機體活動隨氣候變化而處“收”的狀態,陰精陽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故秋季運動要適度,不宜過於劇烈。孫恩邈《千金要方》指出:“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運動健身務必循序漸進,適度鍛鍊,不可強度過大,時間過久。運動專案因人而已,可選擇強度低、有節奏、能持續較長時間、在鍛鍊時可達到有氧代謝作用、方便可行、容易堅持的專案,如散步、跑步、游泳、健身舞、太極拳、健身操、秧歌等,中老年人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身體條件來選擇其中的一兩項進行鍛鍊。

  3、適度秋補

  秋補主要指飲食補養和藥物補養。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夏日炎炎,揮汗如雨,能量消耗較大,加之食慾下降,體內熱量供給不足,抵抗力大多降低。進入秋季,歷來有“秋冬進補,來春打虎”以及“貼秋膘”之說,人們日益重視“秋補”了。秋季食補須注意:一應遵循“養陰防燥”的原則,秋季氣候乾燥,秋季飲食宜食用養陰,滋潤多汁之品,果蔬宜選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黃瓜、白木耳、蘿蔔、蓮藕、甘蔗、荸薺、百合、銀耳;肉類可食兔肉、鴨肉、鱉肉、龜肉、烏骨雞、豬肺、青魚等;可適當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廣柑、山楂、香蕉、梨、蜂蜜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體質、脾胃虛弱的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晨起可以粥食為主,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二應避免生冷果物,秋天吃冷水果,一不小心就會患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疾病,這是由於秋季氣溫下降,人體脾胃陽氣不足,如多食寒性水果、蔬菜等,自然是雪上加霜,導致陽氣不振而腹瀉、腹痛。因此,秋季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以保護脾胃。

  秋季藥補 一是要針對體質進補。分清陰、陽、氣、血之虛,對症服藥方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注意適度進補,切忌大補峻補。從臨床實際看,秋季以陰虛為主,因此,藥補的基本原則應以滋陰為主。常用的藥物有西洋參、沙蔘、芡實、玉竹、天冬、麥冬、百合、女貞子、胡麻仁、乾地黃等。二是重在養肺。秋氣內應於肺。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體真氣之源。秋季氣候乾燥,極易傷及肺陰,導致鼻幹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藥物補養重在養肺。宜多吃些滋陰潤肺之品,如百合、枸杞、銀耳、燕窩、蜂蜜、橄欖、芝麻、核桃等。此外還可適當食用一些藥膳,如:參麥燉團魚、蜂蜜蒸百合等。總之秋季進食一些補益之品,有助於增強體力,提高機體抵抗力併為進入寒冷冬季儲備能量。也有益於健身祛病,延年益壽。

  4、不要悲秋

  “悲秋”情懷其實也是一種心身性疾病,女性多於男性,原因為女性思維敏銳,多愁善感,對外界環境變化反應迅速,易觸景生情,浮想聯翩,導致種種不良的負性情緒。秋季是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花木凋零,秋風蕭瑟,人也很容易觸景生情,往往會出現淒涼、憂鬱、悲秋等傷感情緒,特別是中老年人心中最易引起衰落、頹廢、苦悶與垂暮等傷感情緒。因此在秋季要特別注意心理養生。保持良好狀態和快樂情緒。可適當看些喜劇片,讓笑口常開。中醫認為常笑宣肺,還可鍛鍊肺活量。預防“悲秋”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調節,運動、美食、娛樂都是不錯的方法。

  秋季養生食譜
  養生粥

  1、胡桃粥

  胡桃肉20克、米100克。將胡桃仁搗碎同粳米同煮,核桃肉洗淨,放入鍋中,同米煮粥,大火煮沸,轉用文火熬煮至熟即成。有補腎、益肺、潤腸的功用。常食核桃粥,不僅能補腎,還可以預防陽萎、遺精,有延年抗衰老作用。

  2、栗子粥

  栗子50克、米100克。將栗子肉與粳米加水同煮成粥。有補腎強筋、健脾養胃之功。用因栗子具有良好的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尤其適用於老年人腰腿痠痛、關節痛等。

  3、百合杏仁粥

  鮮百合、杏仁與粳米各適量同煮,加白糖適量溫服,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用於病後虛熱,乾咳勞咳。

  養生湯

  1、太子參百合湯

  材料:太子參25克,百合15克,羅漢果1/4個,豬瘦肉250克(用帶肉筒子骨代替亦可)此湯具有益氣生津、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適宜於氣虛肺燥引起的咳喘氣短、口乾舌燥、咽乾咳嗽、失眠之人士。

  2、白銀湯

  材料:白蘿蔔、銀耳、鴨湯適量。將蘿蔔切絲,銀耳分成半,放入清淡的鴨湯中小火清燉,注意時間不要過長。鴨湯滋陰,具有清熱去火、潤腸通便的作用。能有效緩解“秋燥”等秋後不適,是較好的清補佳品。

  3、木瓜胡蘿蔔玉米湯

  材料:青木瓜半斤,胡蘿蔔一根,甜玉米一根,帶皮豬肉半斤(要挑瘦肉多的部分),雞爪三對,清水一千五百毫升。豬肉、雞爪加清水先用瓦煲燒開,撇去浮沫,然後加進木瓜,胡蘿蔔和玉米小火熬上一個半小時即可。秋季養生湯之木瓜胡蘿蔔玉米湯味道清甜,非常滋潤,在乾燥的秋天養生喝可防秋燥,簡單美味。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