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小兒普外科 主治醫師 周宇翔

  貧血是小兒時期的一種常見綜合徵,是指外周血單位容積內血紅蛋白(HB)濃度 、紅細胞數 (RBC) 及紅細胞壓積(HCT)低於同年齡、同性別 、同地區的正常標準 。

  血紅蛋白正常值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6個月――6歲兒童血紅蛋白≥110 g/L,6歲――14歲血紅蛋白正常值≥ 120 g/L。中國兒科血液學組規定6個月以下嬰幼兒的HB正常值,新生兒(10天以內)≥145 g/L,1個月――4個月嬰幼兒HB≥90 g/L,4個月――6個月嬰幼兒HB≥100 g/L。其中海拔每升高1千米,血紅蛋白值就上升4%。

  貧血HCT低限值

  兒童貧血的紅細胞壓積(HCT)也有相關規定,6――23個月齡嬰幼兒的HCT低限值為0.31;2――5歲兒童的HCT低限值為0.34;6――14歲兒童HCT低限值為0.37。

  貧血分度表

  很多疾病都會有貧血的表現,因此找到貧血的原因尤為重要。貧血的病因有三種,分別為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生成不足、紅細胞破壞增加(溶血)和紅細胞丟失過多。

  貧血的臨床表現

  貧血的診斷

  對貧血的診斷來說病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病史對貧血檢查和病情考慮等都在提供著很重要的線索。

  如果在出生時出現貧血,要考慮產前出血或產時出血;如果是在生後48小時內貧血並伴有黃疸,要考慮新生兒溶血病;在嬰兒時期貧血,則有可能是營養性貧血或者遺傳性貧血;如果是在兒童期出現貧血,有可能是失血、再障或者其他原因。

  疾病的病程和伴隨症狀對診斷也是極其重要的,要仔細觀察患兒的症狀,具體如下圖所示:

  在診斷中,首先要詳細詢問患兒餵養史如新增輔食時間、飲食的質和量、食物搭配等,這有利於營養性貧血的診斷;其次要詳細詢問感染史(結核、鉤蟲)、慢性疾病史(腎病、風溼等)、服藥史(氯黴素、磺胺等),最後不要忘記詢問家族史中是否有遺傳性貧血。

  患兒的體格檢查

  要詳細檢查患兒的發育情況,有沒有障礙和特殊的面容;並注意營養狀況,因為營養性貧血患兒通常營養狀況比較差;觀察面板、黏膜是否出血或者蒼白;不要忽視指甲和毛髮的變化;要注意患兒肝脾淋巴結是否腫大。

  實驗室檢查

  貧血最初的實驗室檢查是血常規,血常規是根據血細胞形態(大小、異型、靶型、染色情況)來幫助判斷貧血原因,RBC和HB可判斷有無貧血及程度;WBC和PLT可幫助判斷貧血原因;網織紅細胞是用來判斷溶血或造血功能。

  除血塗片之外,貧血的檢查手段還有骨髓診斷,常見貧血的骨髓診斷特徵如下:

  1、溶血性貧血:骨髓細胞增生活躍,主要是幼紅細胞增多。

  2、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低下,髓系、紅系及巨核系細胞的細胞成分均明顯減少, 非造血系細胞如淋巴細胞及漿細胞增多。

  3、缺鐵性貧血:骨髓增生以紅係為主,嗜鹼性幼紅細胞增多。粒細胞生成無大改變,巨核細胞有時增加。通過鐵染色可發現細胞外鐵消失,鐵粒幼細胞明顯減少或消失。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