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腹腔鏡、腹壁疝外科 副主任醫師 張成

  腹股溝斜疝的基本臨床表現是腹股溝區有一突出的腫塊。有的病人開始時腫塊較小,僅僅通過深環剛進入腹股溝管,疝環處僅有輕度墜脹感,此時診斷較為困難;一旦腫塊明顯,並穿過淺環甚或進入陰囊,診斷就較容易。

  易復性斜疝除腹股溝區有腫塊和偶有脹痛外,並無其他症狀。腫塊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勞動時出現,多呈帶蒂柄的梨形,並可降至陰囊或大陰脣。用手按腫塊並囑病人咳嗽,可有膨脹性衝擊感。如病人平臥休息或用手將腫塊向腹腔推送,腫塊可向腹腔回納而消失。

  回納後,以手指通過陰囊面板伸人淺環,可感淺環擴大、腹壁軟弱;此時如囑病人咳嗽,指尖有衝擊感。用手指緊壓腹股溝管深環,讓病人起立並咳嗽,斜疝疝塊並不出現;但一旦移去手指,則可見疝塊由外上向內下鼓出。疝內容物如為腸袢,則腫塊柔軟、光滑,叩之呈鼓音。

  回納時常先有阻力;一旦回納,腫塊即較快消失,並常在腸袢進入腹腔時發出咕嚕聲。若疝內容物為大網膜,則腫塊堅韌叩呈濁音,回納緩慢。

  難復性斜疝在臨床表現方面除脹痛稍重外,其主要特點是疝塊不能完全回納。滑動性斜疝疝塊除了不能完全回納外,尚有消化不良和便祕等症狀。滑動性疝多見於右側,左右發病率之比約為1:6。滑動疝雖不多見,但滑人疝囊的盲腸或乙狀結腸可能在疝修補手術時被誤認為疝囊的一部分而被切開,應特別注意。

  嵌頓性疝通常發生在斜疝,強力勞動或排便等腹內壓驟增是其主要原因。臨床上表現為疝塊突然增大,並伴有明顯疼痛。平臥或用手推送不能使疝塊回納。腫塊緊張發硬,且有明顯觸痛。嵌頓內容物如為大網膜。

  區域性疼痛常較輕微;如為腸袢,不但區域性疼痛明顯,還可伴有腹部絞痛、噁心、嘔吐、停止排便排氣、腹脹等機械性腸梗阻的臨床表現。疝一旦嵌頓,自行回納的機會較少;多數病人的症狀逐步加重。如不及時處理,將會發展成為絞窄性疝。腸管壁疝(Richter疝)嵌頓時,由於區域性腫塊不明顯,又不一定有腸梗阻表現,容易被忽略。

  絞窄性疝的臨床症狀多較嚴重。但在腸袢壞死穿孔時,疼痛可因疝塊壓力驟降而暫時有所緩解。因此,疼痛減輕而腫塊仍存在者,不可認為是病情好轉。絞窄時間較長者,由於疝內容物發生感染,侵及周圍組織,引起疝外被蓋組織的急性炎症。嚴重者可發生膿毒症。

  腹股溝直疝常見於年老體弱者。其主要臨床表現是當病人直立時。在腹股溝內側端、恥骨站節上外方出現一半球形腫塊,並不伴有疼痛或其他症狀。直疝囊頸寬大,疝內容物又直接從後向前頂出。故平臥後疝塊多能自行消失,不需用手推送復位。直疝絕不進入陰囊,極少發生嵌頓。疝內容物常為小腸或大網膜。膀胱有時可進入疝囊,成為滑動性直疝,此時膀胱即成為疝囊的一部分,手術時應予以注意。

  分型 根據疝環缺損大小、疝環周圍腹橫筋膜的堅實程度和腹股溝管後壁的完整性,把腹股溝疝分為四型。

  I型:疝環缺損直徑≤1.5 cm(約一指尖),疝環周圍腹橫筋膜有張力,腹股溝管後壁完整;

  Ⅱ型:疝環缺損直徑1.5~3.0cm(約兩指尖),疝環周圍腹橫筋膜存在、但薄且張力降低,腹股溝管後壁已不完整;

  Ⅲ型:疝環缺損直徑≥3.0cm(大於兩指),疝環周圍腹橫筋膜薄而無張力或已萎縮,股溝管後壁缺損;

  Ⅳ型:復發疝。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