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疼痛科 副主任醫師 趙學軍

  一、臭氧的歷史:
  1839年,德國化學家Schonbein(1799~1868)在巴塞爾發表“電解水過程中陽極的氣味”,將這種刺激性的氣體命名為臭氧(Ozone)。1857年,Von  Siemens發明了第一臺臭氧發生器。人們發現臭氧可用於水的消毒,許多消毒水工廠由此而誕生。1870年,出現了第一篇關於臭氧用於淨化血液的報道。1915年,A. Wolff區域性應用臭氧治療嚴重感染傷口。1936年,法國醫生P. Aubourg將臭氧注入直腸治療慢性結腸炎。1988年,義大利醫生Verga將臭氧注入腰大肌及椎旁間隙治療腰腿痛。1998年,Muto等報道將臭氧注入椎間盤及椎旁間隙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有效率為78%。1994~2000年,Albertini報告6665例多中心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研究結果,優良率80.9%。
  2000年,南方醫院何曉峰將該技術引入國內,至2004年6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450多例,有效率75.9%。
  除此之外,臭氧還用於治療關節痛、肩周炎、糖尿病潰瘍、病毒性肝炎等。
  二、臭氧的理化性質及治療原理:
  1、理化性質 ○3是一種淡藍色有濃烈特殊臭味的氣體,極不穩定,在空氣和人體組織中易分解為○2+○-。與氧氣相比,臭氧具有比重大、有味、有色、易溶於水、易分解等特點,常溫下半衰期約20min。由於○-原子非常活躍,因而臭氧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該作用在瞬間完成,沒有永久性殘留。

  2、治療原理
  (1)氧化髓核內蛋白多糖:髓核內的主要成分之一蛋白多糖帶有負電荷,可吸引正電荷至髓核基質內,即具有固定電荷密度的特性。這一特性決定了髓核基質內離子的分佈,使髓核基質產生高滲透壓,是髓核含水量高達85%的主要原因。
  ○3注入椎間盤後能迅速氧化髓核內的蛋白多糖,髓核細胞膜和細胞內結構破壞,造成細胞變性壞死,細胞合成和分泌蛋白多糖的功能下降或喪失,使髓核滲透壓降低從而導致水份丟失,髓核體積縮小。因此,有人將臭氧治療椎間盤突出症這一方法稱為臭氧溶核術(ozone chemonucleolysis)。
  (2)抗炎作用:突出的髓核及纖維環壓迫硬脊膜、神經根及周圍靜脈,引起迴流障礙,出現滲出和組織水腫。纖維環斷裂後釋放的糖蛋白和β蛋白等作為抗原物質,使機體產生免疫反應,形成無菌性炎症。臭氧可刺激氧化酶過度表達,中和炎症反應中過量產生的反應性氧化產物,拮抗炎症反應中的免疫因子釋放,擴張血管,改善迴流,減輕神經根周圍的水腫。
  (3)鎮痛作用:突出的椎間盤組織可壓迫神經根,刺激椎間小關節突、鄰近韌帶和椎間盤表面存在的神經末梢釋放致痛物質(如P物質、磷脂梅A2等)產生疼痛。
  (4)○3注射後可直接作用於神經末捎,並刺激抑制性中間神經元釋放腦啡肽等物質,從而達到鎮痛作用,這是○3治療軟組織痛的依據。

  三、臭氧的動物實驗研究:
  俞志堅等將不同濃度的臭氧(50μg/ml、30μg/ml)在X線透視下注入成年家犬的腰椎間盤中心部和椎間孔,觀察2個月,發現髓核緩慢萎縮,無不良反應發生。
  臭氧鞘內注射的安全性尚未見報道,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四、適應證:
  1、椎間盤突出症。
  2、腰椎手術失敗綜合徵(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
  3、軟組織痛:各種軟組織痛,如:肩周炎、肌肉筋膜疼痛綜合徵、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徵、梨狀肌綜合徵等。
  4、關節炎:注射臭氧可以治療各種風溼病、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骨性膝關節炎等併發的骶髂關節、髖關節和膝關節腔的無菌性炎症。
  5、神經病理性疼痛:如對於肋間神經的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局麻、射頻後注射臭氧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方法。
  五、禁忌症:
  1、臭氧過敏。
  2、穿刺部位感染。
  3、體溫升高。
  4、嚴重心理障礙者。
  5、月經期、哺乳期患者。
  6、頸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致脊髓水腫變性者。
  7、遊離型腰椎間盤突出。
  8、腰椎間盤突出鈣化、合併骨性椎管狹窄或馬尾神經綜合徵者。
  六、操作要領:
  1、頸椎間盤穿刺:
  (1)穿刺入路:頸椎間盤突出症常採用病變椎間隙健側前側方入路。
  (2)臭氧濃度:40~50μg/ml。
  (3)容積:頸椎盤內3~5ml。
  (4)注射次數和間隔時間:一般注射1~2次,間隔3~5天。
  2、腰椎間盤穿刺:
  (1)穿刺入路:腰椎間盤突出症和FBSS一般採用後外側安全三角進路(圖3、4);對於L5/S1間盤穿刺若因髂嵴過高穿刺困難時,可採取小關節內緣入路,較易成功。
  (2)臭氧濃度:40~50μg/ml。
  (3)容積:腰椎盤內注射6~10ml;退針至盤外,椎管內注射10ml。
  (4)注射次數和間隔時間:一般注射1~2次,間隔3~5天。
  3、軟組織痛、關節炎和肋間神經PHN: 0.5%利多卡因局麻下穿刺到位後回抽無血、無氣後,每一痛點注射臭氧5~10ml,每根肋間神經注射臭氧5ml,每個關節腔注射臭氧10~20ml。
  4、注意事項:
  臭氧注射是治療多種慢性疼痛的一種安全、有效、經濟的治療方法,但要提高治療效果並擴大其適應症,必須做到以下兩點:
  (1)確保進針到達病變組織――靶點注射:
  例如,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時,必須進針到突出的間盤內。椎間隙間盤內穿刺,對膨出的間盤有減壓、減容作用,但對於纖維環已破裂、髓核已突出、脫出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應行突出物內臭氧注射,而對於脫垂型腰椎間盤突出症,臭氧注射應從突出物的遠端開始,分次進行,以防直接注射突出物與間盤連線處導致的突出物脫落,壓迫神經。
  (2)發揮多種技術的優勢――綜合治療:
  各種治療技術都有一定的適應症和禁忌症,有各自的優勢和缺陷。一種方法不可能治療各種疼痛疾患,一種疾病在不同的病例有不同的特點,一個病例也可能有多種病變或一種病變的多種型別。所以,應根據患者的病種、型別和特點選擇最適宜的治療技術和最佳的技術組合。常用的治療技術組合有:(1)臭氧與射頻(RF)聯合;
  (2)臭氧與經皮鐳射間盤減壓術(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 PLDD) 聯合;(3)PLDD+RF+臭氧聯合;(4) 臭氧+神經阻滯+針刀療法(acupotomy) 聯合。
  七、術後康復:
  頸、腰椎間盤突出症和FBSS患者,術後臥床1天,下床後活動應循序漸進,注意應用頸領或腰圍保護,1個月內以臥床休息為主,避免頸椎或腰椎劇烈運動;術後2~3個月,逐漸鍛鍊頸、腰部肌肉,增加脊柱的活動度;3個月後,達臭氧治療最佳恢復狀態,療效優、良者恢復日常工作和生活,療效欠佳者回醫院複查。
  八、不良反應及併發症:
  臭氧治療慢性疼痛性疾病的可能不良反應及併發症包括:過敏反應、神經損傷、感染、出血、頭痛、腹脹、硬膜囊損傷、肢體無力及肌萎縮等。迄今為止,尚未見嚴重不良反應及併發症的報道,嚴格掌握適應證及控制禁忌症,謹慎操作,加強術後監護,是避免嚴重併發症發生的關鍵。
  九、展望
  醫用臭氧用於疼痛臨床雖然只有短短十幾年的時間,但因其操作簡便、安全、有效、經濟、不良反應少等優點逐步得到醫生和患者的歡迎。
  然而,由於這項技術開展時間不長, 尚處於起步階段,其遠期療效尚待進一步觀察,鞘內注射的安全性也有待於進一步研究。因此,應該強調在應用時必須嚴格掌握適應證,控制禁忌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