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1、脊髓圓錐綜合徵:主要為脊髓骶段圓錐損傷,可引起膀胱、腸道和下肢反射消失。偶爾可以保留骶段反射。
2、作業治療:作業治療是應用與日常生活、工作及娛樂有關的各種作業性活動或工藝過程,指導殘疾者或已部分恢復功能的病人,有目的、有選擇地進行治療,使其進一步改善和恢復軀體、心理和社會方面的功能,其重點在於增強手的靈活性、眼手協調、對動作的控制能力和工作耐力。
3、牽張反射:當骨骼肌受到外力牽拉時,其周圍的肌梭受牽拉後將興奮傳入脊髓,引起受牽拉肌肉的反射性收縮,這種反射稱為牽張反射。
4、脊髓損傷:脊髓損傷是由於外傷、疾病和先天性因素,導致神經損傷平面以下的感覺和運動功能部分或全部障礙,使患者喪失部分或全部活動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的神經損傷,是康復治療的主要物件之一。
5、屈肌反射:面板感受器受到刺激時可以引起關節屈肌收縮及伸肌鬆弛,稱為屈肌反射。屈肌反射的作用是保護肢體,避免傷害性刺激對其損害。
6、康復生物工程:是工程學在康復醫學臨床中的應用,利用工程學、材料學、電子學、生物力學等原理和手段,在對所喪失的功能進行全面的評定後,通過功能代償和替代的途徑,來矯治畸形、彌補功能缺陷和預防功能進一步退化,使患者能最大限度地實現生活自理和迴歸社會。
7、等張收縮:肌力大於阻力時產生的加速度運動和小於阻力時產生的減速度運動,運動時肌張力大致恆定,肌纖維縮短,引起明顯關節運動。等張收縮分為向心收縮和離心收縮。等張收縮又稱為動力性運動。
8、化學神經阻斷技術:是指採用肉毒毒素(BTXA)肌內注射,與運動神經終板結合,抑制乙醯膽鹼釋放,以阻斷神經-肌肉接頭的興奮傳遞,從而減弱肌肉張力或痙攣的治療方法。
9、神經溶解技術:是指在神經幹或者肌肉運動點注射酚或者乙醇,導致神經鞘或軸索細胞膜變性,或者肌肉蛋白凝固變性,從而降低區域性肌肉一神經活躍程度的治療方法。
10、運動單位:一個運動神經元及其所支配的肌纖維合稱為一個運動單位。運動單位的功能按全或無定律進行。同一塊肌肉的運動單位越多,動作的精細程度越高。同樣,一個運動神經元所支配的肌纖維數量越少,動作的精細程度也越高。
11、脊髓損傷患者的骶段保留:指脊髓損傷時最低的神經功能保留區域,即會陰部的感覺或運動。
12、脊髓震盪:指暫時性和可逆性脊髓或馬尾神經生理功能喪失,可見於只有單純性壓縮性骨折,甚至放射線檢查陰性的患者。脊髓並沒有機械性壓迫,也沒有解剖上的損害。患者可有反射亢進,但沒有肌肉痙攣。
13、脊髓損傷患者的部分保留區:指完全性脊髓損傷的患者,在損傷平面以下保留部分神經支配的區域,一般不超過2~3個神經節段。
14、等速收縮:肌肉收縮的速度保持恆定或產生勻角速度的關節活動。
15、共同運動:是指偏癱患者期望完成某項活動時所引發的一種組合活動。但它們是定型的,無論從事哪種活動,參與活動的肌肉及肌肉反應的強度都是相同的,沒有選擇性運動。也就是說是由意志誘發而又不隨意志改變的一種固定的運動模式,即屈肌共同運動和伸肌共同運動模式。
16、內骨骼式假肢:是指假肢的中間為類似骨骼的網狀結構,外面包裹海綿,用膚色襪套或人造皮從外面套上。
17、假肢:指用於替代截肢者肢體缺損和功能喪失而製造、裝配的人工肢體。
18、PNF技術的最大阻力原則:為可在方向、質量和數量上引起平滑、協調收縮且產生適當擴散和促進功能的阻力,而非治療師所提供的最大阻力。通過對較強肌群施加適當阻力,可使興奮向較弱肌群擴散。
19、神經根逃逸:是指脊髓損傷平面上一節段的神經根受到損傷,表現為神經平面上移。而神經根功能有可能通過外周神經纖維生長的機制得到恢復,從而造成完全性脊髓損傷患者神經平面“下移”的假象,此情況稱為神經根逃逸。
20、運動終板:是指運動神經元軸突末梢與肌肉接頭部位形成的突觸,它是將神經興奮性傳遞到肌肉的重要部位。
21、馬尾綜合徵:椎管內腰骶神經根損傷,可引起膀胱、腸道及下肢反射消失,表現為外周神經損傷的特徵(遲緩型癱瘓)。
22、心絞痛:指心前區壓迫、縮窄、燒灼性疼痛,可以向左上肢內側、左頸部、下顎、上腹部等部位放射,持續時間一般為數分鐘,很少超過25~30分鐘。
23、牽張訓練:通過康復治療師被動牽張患者的肌肉和肌腱,或患者通過自身的姿勢改變進行主動牽張訓練,使肌肉、肌腱和韌帶攣縮鬆解,肌張力降低,關節活動度增加。
24、肛門牽張技術:食指或中指戴指套,塗潤滑油,緩緩插入肛門,把直腸壁向肛門一側緩慢持續地牽拉,可以有效地緩解肛門內外括約肌的痙攣,同時擴大直腸腔,誘發腸道反射,促進糞團排出。
25、脊髓休克:指脊髓受到外力作用後短時間內脊髓功能完全消失。持續的時間一般為數小時至數週,偶有數月之久。在脊髓休克期所有神經反射全部消失,但並不意味著完全性損傷。在此期間無法對損害程度作出正確的評估,必須等待脊髓休克解除後,才可真正評測神經損傷平面及程度。
26、等長收縮:當肌肉收縮力與阻力相等時,肌肉張力增加,長度不變,不引起關節運動。等長收縮又稱為靜力性運動。
27、社群康復:指在社群層次上採取綜合性的康復措施,利用和依靠社群資源,使殘疾人能得到及時、合理和充分的康復服務,改善和提高其軀體和心理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和迴歸正常的社會生活。
28、對側伸肌反射:當對面板的刺激達到一定程度時,則在屈肌反射的基礎上出現對側伸肌反射。對側伸肌反射是姿勢反射中的一種,在行走、跑步時有支撐體重的作用。
29、最大耗氧量:運動時消耗的能量隨運動強度加大而增加。隨著運動強度的加大,攝氧量達到最大而不再能增加的值,稱為最大攝氧量(VO2max)。
30、前束綜合徵:脊髓前部損傷,損傷平面以下運動和溫、痛覺喪失,而本體感覺存在。
31、矯形器:指金屬、塑料或彈力材料的裝置,以補償神經肌肉功能缺陷所致的肢體不穩定,或通過施加額外的力以糾正軀體畸形。
32、半切綜合徵:由於脊髓半側橫斷性損傷而導致同側肢體本體感覺和運動喪失,對側溫、痛覺喪失。
33、四肢癱:四肢癱是指脊髓頸段損傷,導致四肢的運動與感覺功能的損害和喪失。四肢癱涉及上肢、軀幹、大腿及盆腔臟器的功能損害,但不包括臂叢病變或椎管外周圍神經的損傷。
34、聯合反應:聯合反應是指偏癱時,即使受累側完全不能產生隨意收縮,但當非受累側肌肉用力收縮時,其興奮可波及受累側而引起受累側肌肉的收縮。這種反應是與隨意運動不同的異常反射活動,表現為肌肉活動失去意識控制,並伴隨痙攣出現。
35、自助具:是指為了提高殘疾人的自身能力,使其能較省力、省時地完成一些原來無法完成的日常生活活動,以增加其生活獨立性的輔助器具。自助具主要與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動有關。
36、作業治療的神經生理學方法:應用神經生理學和發育學理論,使肌張力正常化,引出正常的運動的方法。其目的是提高患者的運動功能,而不注重患者的動機、主動性、注意力等對動作的影響。
37、PNF的擴散原則:也稱為“溢流”,是在運動模式中將能量從主動肌向副動肌、拮抗肌擴散的技術。可從近端肌群至遠端肌群、遠端肌群至近端肌群、軀幹上部至軀幹下部、一側肢體至另一肢體。
38、反饋:是中樞神經系統高位和低位中樞之間的一種相互聯絡、促進、制約的方式。神經元之間的環路聯絡是反饋作用的結構基礎。反饋活動有2種,即使原有活動加強和持久的正反饋和使原有活動減弱或終止的負反饋,起到促進活動出現、保持活動適度、防止活動過度的作用。
39、作業性假肢:是指主要用於代償肢體的功能而不具備肢體的外形,多用於輔助截肢者完成某些特定工作的需要。
40、骶段保留:脊髓損傷時最低的保留區域為會陰部的組織邊緣,感覺由最低的骶段神經支配。因此,沒有鞍區感覺和(或)肛門外括約肌的自主收縮者均為完全性脊髓損傷。
41、封閉治療:特指在區域性組織(肌肉、腱鞘、關節腔、硬脊膜外腔等)注射藥物,以達到改善組織代謝和血液迴圈、抑制致痛物質釋放、緩解疼痛的治療方法。
42、殘疾:殘疾是指由於各種軀體、身心、精神疾病或損傷以及先天性異常所致的人體解剖結構、生理功能的異常和(或)喪失,造成機體長期、持續或永久性的功能障礙狀態。這些功能障礙不同程度地影響身體活動、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和社會交往活動能力。
43、中央束綜合徵:患者表現為上肢神經受累和功能障礙重於下肢,如患者有可能可以步行,但上肢部分或完全麻痺。常見於頸脊髓血管損傷。
44.自主神經過反射:胸6平面以上的脊髓損傷患者,出現發作性高血壓、頭痛、面部潮紅等,常見的誘因是膀胱充盈、直腸刺激、便祕、感染、痙攣、結石、器械操作、性衝動等。
45、康復醫學:康復醫學是具有獨立的理論基礎、功能測評方法、治療技能和規範的醫學應用學科,旨在加速人體傷病後的恢復程序,預防和(或)減輕其後遺功能障礙程度。
46、腦性癱瘓:小兒腦性癱瘓簡稱腦癱,是指在出生前、出生時或出生後1個月內,因損傷或病變而致大腦發育障礙,以非進展性中樞性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徵。
47、後束綜合徵:脊髓後部損傷,損傷平面以下本體感覺喪失,而運動和溫、痛覺存在。
48、外骨骼式假肢:又稱為殼式假肢,是由製成人體肢體形狀的殼體來承擔假肢外力。
49、突觸:突觸是神經傳導系統中最基本的單位。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後膜組成一個突觸小結。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