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創傷骨科 主治醫師 周凌

  拇外翻是拇趾向外側偏斜角度大於10°~15°。它可同時合併有拇趾近節基底向外側半脫位,第1跖骨頭內側隆起形成形成骨贅,面板和鞋面摩擦形成胼胝,皮下組織和關節囊間形成拇囊,反覆摩擦刺激形成拇囊炎(21-1)。第1趾骨內翻即第1~2跖骨間夾角大於9°。如果拇外翻嚴重,拇跖趾外翻角大於30°~35°時,可發生拇趾旋前,此時伴有籽骨向外移位。拇展肌向跖側滑移而失去對抗拇外翻的力量。拇長肌腱、拇長屈肌腱和拇短屈肌腱外側頭呈弓弦樣緊張。加強了拇外翻的力量。

  拇外翻的發生可能與穿鞋不合適有重要關係。另外,扁平足,第1跖骨關係不協調,如第1跖骨頭呈圓球形,第1跖骨過長、過短。脛後肌腱止點變異,部分纖維擴充套件到拇收肌斜頭和拇展屈肌的腓側部分,從而增加了後二肌的聯合肌腱的收縮力,第1~2跖骨基底間有異常骨突等因素,在拇外翻發病中起一定作用。類風溼關節炎和神經肌肉疾病也可伴發拇外翻,青少年的拇外翻存在著家族性發病傾向。

  拇外翻多見於中、老年婦女。具有拇外翻的患者不一定都有疼痛,而且畸形也與疼痛不成正比。治療拇外翻極少是由於美觀上的原因。主要是解除疼痛。疼痛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拇跖骨頭內側隆起後壓迫和摩擦而引起急性拇囊炎。拇跖趾關節長期不正常,發生骨關節炎引起疼痛和第2~3跖骨頭下的胼胝引起疼痛。

  拍攝患足負重位正側位X線平片,測量第1跖骨幹中軸線和近節趾骨中軸線的夾角,此角稱為拇外翻角,正常人一般小於15°~20°。測量第1、2跖骨幹中軸線的夾角,此角稱為第1、2跖骨夾角,正常人此角一般小於9°。另外,從X線上還可看出第1跖趾關節有無狹窄、關節面不平整、骨贅形成等骨性關節炎的表現。

  症狀輕的患者可穿寬鬆的鞋,拇囊炎可做理療、熱敷。症狀重者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方法有多種,但沒有一種手術方法適合所有的拇外翻患者。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則合適的手術方法。輕、中度的拇外翻,第1、2跖骨夾角小於15°時,可採用跖骨頭內側骨贅切除,拇收肌腱切斷或切除。拇收肌腱斷端移位至跖骨頭頸部外側或採用跖骨頭頸部截骨外移。如果第1、2跖骨夾角大於15°,一般更多采用第1跖骨幹或基底截骨術。對於第1跖趾關節已有骨性關節炎的患者,年青的患者,多采用第1跖趾關節融合術,年老患者,可採用Keller手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