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副主任醫師 冉學軍

  感染是人工關節置換術後最為嚴重的併發症,初次髖關節置換術後發生率為0.5%~1%,初次膝關節置換術後發生率為1%~2%。一旦發生後如不能及時控制,常引起關節疼痛、甚至病廢或截肢,是一個災難性併發症,給患者帶來肉體上的巨大痛苦和高昂的醫療費用,對骨科醫師的技術也是一個艱鉅的挑戰。2004年3月~2013年3月間我院發生人工關節置換術後早期感染9例(髖關節5例、膝關節4例),接受他院4例(髖關節4例),經治療臨床療效滿意,報道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 病例資料

  本組13例,男9例,女4例,年齡57~77歲。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9例、人工全膝表面置換術4例。原發疾病:股骨頭無菌性壞死8例,股骨頸骨折1例,膝關節類風溼性關節炎3例,膝關節骨關節炎1例。感染髮生時間:術後10~23d,參照髖關節假體周圍感染的改良Tsukayama分型,全部病例均為ⅠB型(即早期術後深部感染)。

  臨床表現:13例均有發熱(體溫>38.5℃)、切口區域性疼痛或深壓痛、腫脹,11例切口發紅。深部穿刺:4例抽出黃色稀薄膿液,9例抽出淡黃色稀薄膿液。穿刺液細菌培養結果: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4例、表皮葡萄球菌3例、沃氏葡萄球菌2例和大腸埃希菌2例,無細菌生長2例。患者WBC、ESR和CRP檢查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1.2 治療方法

  ①一旦確診切口感染,立即行區域性穿刺並將穿刺液送培養加藥敏試驗。

  ②同時立即予以去甲萬古黴素0.8g靜滴Bid,待藥敏試驗結果出來後換成敏感抗生素,培養陰性2例2周後換用“頭孢唑啉+左氧氟沙星”,全部病例療程8周:靜脈滴注4周,然後口服4周;全部病例全程口服利福平膠囊0.6g頓服8周。

  ③同時在持續硬膜外阻滯麻醉下予以清創,術中發現13例患者假體周圍都有大量膿液(100~200ml),徹底清除膿液及壞死組織,對難以判斷有無失活的非重要組織結構果斷切除直至血供良好為止,無需更換聚乙烯內襯或墊片,予以“雙氧水-生理鹽水-碘伏-生理鹽水”反覆沖洗3遍,最後1次碘伏浸泡15~30min,然後區域性放入去甲萬古黴素0.8g,安置沖洗管1根和引流管1~2根,縫合切口,試沖洗檢測沖洗引流是否通暢和切口有無滲漏水。

  ④術後予以(生理鹽水500ml+慶大黴素8U)×10瓶/d持續沖洗,每天用碘伏20~40ml適當加壓保留灌洗30分鐘2次,連續11~14d,停沖洗後負壓引流24~48h。

  ⑤沖洗第7d、9d、11d取引流液行細菌培養,取標本前用500ml純生理鹽水沖洗,為了提高陽性概率,保留30min後再取,本組病例全部引流液培養結果都無細菌生長。

  2、結果

  患者早期感染全部得到控制,7~10d後開始無發熱、疼痛緩解、區域性切口癒合良好,但引流管內仍有少許壞死組織引出(塗片及培養均無細菌),11~14d後拔除引流管,拔除後5~7d置引流管口癒合,14~18d切口癒合拆除縫線。13例均獲隨訪,時間1~10年,未見感染復發,關節功能良好。髖關節採用Harris療效評分系統評價:優6例,良3例。膝關節採用KSS評分法:優2例,良2例。

  3、討論

  3.1 早期強有力的抗感染治療和足療程的抗感染治療非常重要 有研究認為有內建物存在的切口一旦感染,細菌常常會聚集粘附在內建物表面,不同的細菌在12h至數個星期即開始形成細菌生物膜[6],成熟的細菌生物膜一旦形成,內部的細菌就能夠逃避抗生素或機體免疫系統的作用,抗生素就很難殺死聚集黏附在內建物表面的生物膜內的細菌。

  因此,一旦疑惑或確診切口感染,早期採取強有力的抗感染措施就非常必要,如果早期沒能抓住機會控制感染,成熟的細菌生物膜一旦形成,才想要控制感染則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所以我們一旦考慮切口感染,除立即行區域性穿刺並將穿刺液送培養加藥敏試驗外,不是等待結果出來才使用抗生素,而是同時立即予以去甲萬古黴素0.8g靜滴Bid,待藥敏試驗結果出來後再換成其它敏感抗生素。

  同樣的道理,需要徹底地消滅細菌防止其死灰復燃,細菌一旦死灰復燃就會變異,就會變得更加難以消滅,所以足療程的抗感染治療對防止感染的復發就更加重要。我們的策略是敏感抗生素靜脈滴注4周,然後口服4周,如有必要再延長4周。

  3.2 早期徹底的清創加持續灌洗引流是重要措施之一 一旦確診切口感染,就應毫不猶豫開啟切口,徹底清除膿液及壞死組織,對難以判斷有無失活的非重要組織結構果斷切除直至血供良好為止,同時進行持續灌洗引流,以達到繼續去除壞死組織和細菌的目的,消滅主要病灶,為抗生素能成功消滅細菌打好基礎和降低難度。

  3.3 碘伏間歇保留灌洗配合抗生素治療促成區域性無菌環境形成是成功的關鍵措施 我們採用碘伏20~40ml適當加壓保留灌洗30min每天2次,讓碘伏滲透到病灶的每個角落,目的是利用碘伏殺滅區域性細菌,不給細菌在假體表面和壞死組織裡潛伏生存的機會,消滅抗生素消滅不到的細菌,配合抗生素徹底消滅細菌,促成區域性無菌環境形成,防止細菌死灰復燃。

  我們認為此舉是抗感染治療成功的關鍵。孫旭等就曾報道採用碘伏術中沖洗和術後間斷沖洗治療人工關節置換術後早期感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曹力等報道在人工關節置換術後感染一期翻修術中採用碘伏浸泡5min以上取得良好效果。

  總之,採用“抗生素全身治療、區域性徹底清創、持續灌洗引流和碘伏間歇保留灌洗”多重措施對細菌進行“圍追堵截+趕盡殺絕” 綜合治療模式治療人工關節置換術後早期感染療效確切。該治療方案值得推廣應用,完全可以推廣到骨科其它內固定術後切口早期感染的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