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內分泌遺傳代謝科 主任醫師 閆曉莉

  成長的道路上總是充滿著未知的變數,很多的疾病都是在不經意間出現的,矮小症就是這樣的疾病。這種疾病雖然不會危及生命,但是由於身材矮小帶來的社會問題卻太多太多,“矮個子”們在求學、就業、婚戀等方面都面臨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

  根據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的統計,我國兒童矮小發病率約為3%,全國4-15歲矮小患兒總數約為700萬人,目前,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療的患者不到3萬名,治療率不足1%。調查顯示,97%的矮小青少年家長不知道孩子個子矮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誤認為是孩子晚長或遺傳因素;只有1.6%的家長知道有患疾病可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缺乏醫學常識的家長佔41.9%;不認為矮小是病,以後會長高的佔32.3%;盲目相信補鈣增高廣告,給孩子買增高或保健藥物的佔16.1%;不重視孩子身高,沒有定期給孩子檢查的佔12.9%;不知道孩子各年齡段平均身高值的家長佔56.9%。這些家長的錯誤或無知的觀念和做法,導致錯過了孩子的最佳治療時機,給孩子留下不可挽回的終身遺憾。

  兒童矮小症的病因是什麼,家長如何在早期獲知孩子會存在“矮小”,哪些情況需要來醫院進行檢查,又要進行怎樣的檢查、治療?

  那什麼是兒童矮小症呢?矮小症是指在相似生活環境下,同種族、同性別和年齡的個體身高低於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個標準差者(-2sd),或低於第3百分位數(-1.88sd)者,其中部分屬正常生理變異。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如果孩子平均每年生長速率低於4-5釐米,那麼就可能屬於矮小症。

  導致矮身材的因素很多,主要分為疾病性矮小和非疾病性矮小兩大類。常見的疾病性矮小如營養不良性矮小、生長激素缺乏症、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晚發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等,該類兒童期身高與同齡的差距隨著年齡的增大而逐漸加大,因智力正常,學習成績正常,無明顯臨床表現,因而未能引起家長老師的注意。而非疾病性矮小,如特發性矮小、家族性身材矮小、宮內發育遲緩伴生後持續矮小等,該類兒童共同特點是出生時往往矮小,但生長速度正常,身高始終低於正常人。為正確診斷,對生長滯後的小兒必須進行相應的臨床觀察和實驗室檢查。

  據專家介紹,矮小症患者大多數可通過藥物治療而長高,關鍵是要查出矮小症的病因,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引起的矮小,可用甲狀腺素治療;對於生長激素缺乏症者,應補充生長激素進行藥物治療;其他如tumer綜合徵、慢性腎衰和宮內發育遲緩等非生長性激素缺乏等引起的矮小,用生長激素治療效果也很明顯。專家提醒,4歲至11歲是治療矮小症的黃金時段,只要經過科學的治療,還是有可能發育生長到接近正常的身高。

  此外,由於性早熟引起的矮小症要引起重視。性早熟帶來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骨骺端可能會提前閉合,導致成年期的最終身高不理想。而且性早熟具有矇蔽性,即我們普遍看到性早熟的孩子往往比同齡孩子還要高,但生長期肯定結束得早,等家長髮現孩子不長個的時候,孩子的骨齡已經完全成熟,骨骺端已經完全閉合,這時候再想增高就晚了。

  教授建議廣大家長應密切關注孩子的身高,以下三種方法有助於家長及早發現孩子的身高是否異常:

  &1、標準資料法:根據醫學中每個年齡段身高的規定,對孩子進行身高測量,

  再和標準資料進行比較,看是否在正常範圍內,監控孩子在每個年齡段的身高增長是否正常。

  &2、同齡比較法:和同齡同性別孩子相比較,如在一個時期,孩子比其他孩子矮的程度很明顯,說明孩子的發育狀況出現異常。這種辦法特別是對那些帶孩子較少的家長尤為重要。比如一段時間沒法和孩子見面,突然看到孩子後,發現身高沒變化,應立即詢問並關注孩子的發育情況。

  &3、骨齡測試法:骨齡是準確判斷一個孩子身高發育狀況的依據。正常的孩子,骨齡和年齡的發育是同步的。但患有矮小症的患兒,骨齡發育比年齡或早或晚。因此,定期對孩子進行骨齡測試,是安全可靠的監控方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