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介入科 主治醫師 雷博

  頸椎病亦稱頸椎綜合症,是一種進展緩慢的頸椎退行性疾病,多見於中老年人,但青少年亦可發病。主要是由於頸椎間盤退變和突出,導致周圍組織和結構繼發性變化,而引起的一系列臨床表現。

  一、分型

  一般可分為頸型、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脊髓型、食道型。

  (一)頸型

  是頸椎病中較輕的型別,以頸部症狀為主,在頸椎退變的起始階段,預後好。它是由於椎間盤髓核與纖維環的脫水,變性以張力降低,進而引起椎間隙的鬆動與不穩,常於晨起、過勞、姿勢不當及寒冷刺激後突然症狀加劇。

  1、症狀:反覆落枕,表現為頸部痠痛脹不適和保護性頸肌痙攣。有頸部活動受限或強迫體位,一過性上肢麻木,感覺異常等。

  2、體徵:頸肌緊張、僵直,頸活動時疼痛伴活動範圍變小,一側或雙側斜方肌壓痛。

  3、X平片:頸椎生理弧度改變為變直,甚至反張。

  (二)神經根型

  常見型別,頸椎增生、椎間盤突出,小關節增生,壓迫或刺激了神經根,致神經根水腫、炎症、粘連,而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症狀,好發於頸5-6和頸6-7間隙。

  1、症狀:頸僵不適,頸肩臂痠痛可沿神經根下串而出現手臂有觸電樣、針刺樣麻。

  2、體徵:頸椎活動受限,頸椎橫突棘突、岡上窩、肩胛內上角和下角壓痛,神經根支配區感覺和運動障礙,握力減弱,壓頂試驗、臂叢牽拉試驗、低頭試驗、仰頭試驗可呈陽性。

  3、X平片:正位、側位和左右斜位可見頸椎生理弧度異常,錐體前後緣骨贅增生、椎間隙狹窄,小關節增生,前縱韌帶、項韌帶鈣化,鉤椎關節增生,椎間孔狹窄。

  (三)椎動脈型

  鉤椎關節增生、椎關節失穩、後關節鬆動和移位,刺激或壓迫椎動脈引起椎動脈痙攣或狹窄而造成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1、症狀:頭痛、頭暈,腦部缺血表現為頭轉動至某一方位時即有眩暈、噁心、嘔吐、耳聾、視物不清等甚至猝倒在地。當頭處於另一方位時,或已摔倒在地,很快好轉。

  2、體徵:旋轉試驗陽性,低頭、仰頭試驗陽性 。

  3、影像學檢查

  (1)X線平片:頸生理弧度異常,鉤椎關節增生,椎間孔狹小。

  (2)腦血流圖檢查:異常

  (3)椎動脈造影:可有椎動脈壓迫性扭曲、變細或梗阻現象。

  (4)磁共振血管成像技術亦可顯示椎動脈的行徑及其變化。

  (四)交感神經型

  由於頸椎錐體小關節增生,後縱韌帶鈣化等原因,刺激了頸交感神經而出現的症狀。它常與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同時存在,因為頸椎動脈周圍有交感神經網。

  1、症狀:頭暈、頭痛、偏頭痛,枕部或頸部疼痛,視力模糊、肢冷、耳鳴、耳聾等。

  2、體徵:心動過速或過緩、血壓高低不穩、低頭或仰頭試驗可誘發症狀產生或加重。

  3、X平片:頸椎退行性改變

  (五)脊髓型

  是頸椎病中最嚴重的一種型別,但發病率較低,起病隱匿、症狀複雜,常被漏診和誤診,因發育性椎管狹窄,頸椎後緣增生,椎間盤病變(膨出、突出、脫出)壓迫脊髓而產生症狀。

  1、症狀:由於脊髓受壓的部位和程度不同症狀各異,常常先是下肢發緊、發麻、步行困難,不能快走,腳好似踩在棉花上,胸或腰部有束帶感。然後出現一側或雙側上肢麻木,手握力減弱,持物容易墜落、肌肉萎縮,嚴重者出現四肢癱瘓(痙攣性癱瘓)、大小便失禁。

  2、體徵:肌肉萎縮,肌張力增高、肱二頭肌、肱三頭肌、橈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亢進,病理反射如Hoffman、Babinski、踝陣攣陽性。

  3、X線平片:頸椎後緣骨質增生、椎間隙狹窄、後縱韌帶骨化等。 MRI檢查:頸椎曲度異常、椎體後緣增生,椎間盤膨出、突出、脫出,硬膜囊或脊髓受壓變形,少數TW2像見脊髓內高訊號(提示脊髓有局灶性缺血或水腫)。

  (六)食道型

  是由於錐體前方的骨贅刺激或壓迫食道,引起食道痙攣機械性壓迫而造成吞嚥困難。

  1、症狀:早期進食硬質食物困難,刺痛、燒灼感,逐漸影響到食軟食亦有困難。

  2、體徵:吞嚥困難,仰頸時加重,屈頸時減輕。

  3、X平片:錐體前方骨贅明顯。鋇餐造影:食道後方受壓迫、食道狹窄。

  二、康復評定

  (一)常規檢查

  1、病史

  2、症狀:隨著多型頸椎病的不同分型,可有不同症狀。

  3、體徵:隨著頸椎病的不同分型,可有不同體徵等。

  (二)體檢

  1、 壓頂試驗。(又稱Spurling試驗),是壓擠椎間孔,引發症狀出現或加重。

  2、 臂叢牽拉試驗。如患者上肢出現痛、麻症狀為陽性。

  3、 引頸試驗。即椎間孔分離試驗,上肢麻痛症狀減輕為陽性。

  4、 前屈旋頸試驗。如頸椎出現疼痛為陽性。提示頸椎小關節有退行性變。

  5、 旋頸試驗。如患者出現頭暈症狀為陽性。用於檢查椎動脈型頸椎病。

  6、 低頭試驗。如出現以上症狀者為陽性。

  7、仰頭試驗。對不同型別頸椎病的診斷有意義

  (三)特殊檢查

  1、X線平片檢查,這是診斷頸椎病重要依據。

  2、CT檢查,瞭解椎間盤突出,後縱韌帶鈣化,椎管狹窄,橫突孔大小等。對後縱韌帶骨化症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3、MRI檢查,瞭解椎間盤突出程度(膨出、突出、脫出)、硬膜囊和脊髓受壓情況,髓內有無缺血和水腫灶,腦脊液是否中斷,神經根受壓情況,黃韌帶肥厚,椎管狹窄等。

  4、肌電圖檢查。可鑑別神經源性還是肌源性肌肉萎縮,對神經根型和脊髓型的診斷有意義。

  5、腦血流圖檢查。有助於交感神經型和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診斷。

  三、康復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