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科 主任醫師 郭紅飛

  大家知道癌症對人類健康和生命的威脅很大,全世界52億人口中,每年約有700萬人新患癌症,每年約有500多萬人死於癌症,在我國目前每年平均約有150萬人新患癌症,每年約有80萬人死於癌症。癌症的死亡率1949年佔疾病總死亡原因的第十位,現在由於化學品等的汙染,癌症的死亡率已經上升到第一位。其中肺癌、胰腺癌、肝癌、鼻咽癌、前列腺癌、惡性淋巴瘤等,近年來有上升的趨勢,由於防癌措施的普及,宮頸癌、睪丸癌症、白血病等有下降的趨勢。

  一旦確診癌症,就要及時的治療,如何選擇正確的治療是大家關心的話題,圍繞這個話題可以談談對癌症的治療程式和有關的注意點供大家參考。

  1、癌症患者應如何正確選擇治療程式和方案

  目前醫學治療癌症的總原則是控制和消除癌灶,維護和恢復機體功能,達到康復目的,這恰好與中醫的"扶正,邪"的意義相吻合。

  治療程式

  ①早期癌症,病變範圍小,病人一般體質還好,這時要當機立斷,迅速採取有效消滅癌症的治療措施,包括手術切除根治,根治性放射治療和化學藥物治療等,如果拖延、貽誤時機,則後患無窮。

  ②中晚期病人,病情急速惡化,病人自身的免疫和防禦機能明顯降低,這時如果盲目地給予大劑量化學藥物治療或進行較大的手術探查,都可能給病人造成更嚴重的損害,從而更加促使腫瘤急速發展和擴散、轉移,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③中西醫結合治療,中西醫優勢互補,可以有益於癌症病人的治療。通過中西醫各種扶正固本和支援療法,增強病人的抗癌能力,改善病人的一般狀況,然後根據病人機體的實際康復情況,給予適當的抗癌祛邪治療。

  如果違反上述原則,常給病人帶來不良後果,甚至留下永遠的遺恨。

  2、癌症治療程式中的注意點

  (1)情緒安定。在臨床上一聽到化療便惶惚不安的人,他的藥物副反應常常要比其他能坦然處之的病人嚴重。

  (2)飲食適宜。不少化療藥物使用時會有胃腸道反應,如食慾減退、噁心嘔吐或腹瀉等。因而在化療期間患者進食宜適量,口味宜清淡,不要加重消化道的負擔。加強營養可在化療反應過程之後進行。在使用某些化療藥物後,口腔粘膜會變薄易潰,所以注意口腔衛生,食物宜細軟、少渣,以免損傷粘膜造成口腔潰瘍。在使用主要經腎臟排洩的抗腫瘤藥物如順氯氨鉑等時,多飲開水,促進排尿,以減輕腎毒性有好處。

  (3)配合注射。 不少化療藥物需靜脈注射或點滴給藥。其中有的藥物不能溢位血管,否則會刺激正常組織引起區域性炎症甚至潰爛,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因此,在護士作注射時或在滴注藥物時,患者要儘量使注射部位少動,避免針頭滑出血管。

  (4)減少曝晒。有的化療部藥物如氟脲嘧啶等,用藥以後,患者的面板在一定時間內會對曝晒日光顯得敏感,使面板色澤明顯加深,因而,在用此類藥物時不宜多晒陽光。

  (5)避免受孕。一般來說,腫瘤病人雖然並不是不能過性生活,但應有節制。不過在化療期間,應當避免受孕,相當一部分抗腫瘤藥物都具有致突變,致畸變的作用,對妊娠頭三個月的影響尤為突出,不可不慎。

  (6)預防感染。化疔可引起白細胞尤其是粒細胞的減少,還可程度不等地抑制免疫功能,常在不知不覺中使病人對多種感染易感,需對此有所警惕。

  (7)合理用藥。目前在不少腫瘤病人中存在中西藥並舉,種類過多的情況,在用化療藥的同時常常還用解熱止痛藥、安眠藥、營養滋補藥、抗生素等等。由於藥物種類多而造成不良反應,使抗腫瘤藥物毒性增加的報告已屢有發生,將順氯氨鉑與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或丁胺卡那黴素並用,可致順氯氨鉑腎毒性加重,甚至引起腎功能衰竭便是突出的例子,因此我們提倡腫瘤病人的用藥不在多,貴在精而合理,在化療期間尤其值得注意。

  作為腫瘤科醫生,如何具體運用這個原則,這就要他們根據不同癌症的特性、臨床表現、病期早晚、病人整體狀況以及治療條件等全面加以考慮和分析,制定合理的治療計劃。一般來說,早期病人常以祛邪抗癌為主,就是應用一切可能的抗癌治療手段,徹底消滅癌性病灶,並儘可能不損害病人的整體機能(祛邪而不傷正)。中期病人則以扶正與祛邪兼施,晚期病人因正氣大衰,各器官組織功能失調,免疫功能和抗癌能力很弱,經不起強烈的抗癌治療措施(根治性手術、根治性放療等),應以扶正療法為主(增強病人整體的抗病能力,保護機體的整體功能)通過中西醫各種扶正固本和支援療法,增強病人的抗癌能力,改善病人的一般狀況,然後根據病人機體的實際康復情況,給予適當的抗癌祛邪治療。如果違反上述原則,常給病人帶來不良後果,甚至留下永遠的遺恨。

  作為不幸的癌症患者,當你瞭解了這些知識之後,就要果斷地服從醫生的治療方案,千萬不要因懼怕手術、放療、化療等治療手段,而耽誤了病情。

  3、化療適用於哪些腫瘤病人?

  目前腫瘤化療正在由姑息性治療向根治性治療發展。以我國腫瘤專家的統計資料看,我國已有十幾種惡性腫瘤的部分病人已經通過化療治癒,包括絨毛膜上皮癌、兒童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成人急性粒細胞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瀰漫型大細胞性非何傑金氏淋巴瘤、尤文氏瘤、腎母細胞瘤、橫紋肌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睪丸精原細胞瘤、睪丸胚胎瘤。另外,一些腫瘤通過化療可以提高生存率,如成人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低度惡性非何傑金淋巴瘤、卵巢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前列腺癌、骨肉瘤、軟組織肉瘤、多發性骨髓瘤、小細胞肺癌、消化道癌、頭頸部癌、黑色素瘤。

  專家對腫瘤細胞增殖動力學的研究日益深人,臨床給藥更為合理,聯合化療已取得明顯優於單一用藥的效果。臨床藥理學的發展,對抗腫瘤藥物的作用原理和代謝途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為腫瘤化療合理用藥提供了理論基礎。

  隨著新的抗腫瘤藥物的誕生和新化療方案的臨床應用,將會有更多的惡性腫瘤患者獲得新生。

  4、化療常出現哪些不良反應?

  到目前為止,抗癌藥物大多數缺乏選擇性地殺傷癌細胞的作用,往往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的組織細胞產生一定影響和損傷,所以在產生治療作用的同時,常伴有不同程度不良反應,常見的不良反應如下:

  (1)即刻反應。如過敏性休克、心律失常、注射部位疼痛。

  (2)早期反應。噁心嘔吐、發熱、食慾減退、腹痛等過敏反應、流感樣綜合徵及膀胱炎等。

  (3)中期反應。出現骨髓抑制(多在1-3周內出現,亞硝脲類藥物可推遲到4至6周出現)、白細胞及其它血細胞減少免疫功能受到抑制、面板和粘膜反應、口腔炎、腹瀉、皮疹、脫髮、末梢神經炎、神經反射消失,麻痺性腸梗阻以及腎臟毒性。

  (4)延遲反應。常有數月內出現,如面板色素沉著,損傷人體重要器官或系統,如阿黴素引起心肌損害,平陽黴素引起肺纖維化,氨甲喋呤引起的肝毒性,順氯氨鉑引起腎毒性,內分泌方面的改變,如出現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還有生殖功能障礙及致癌作用,致畸作用。

  作為癌症患者,瞭解化療藥物的效能及使用時出現的不良反應是十分必要的,在化療前,積極作好思想準備,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營養狀況,認真遵守醫囑,及時、準確、安全用藥,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與醫生保持經常聯絡,預防和減少不良反應,保證化療的順利進行,達到早日康復之目的。

  5、化療常出現哪些併發症?

  化療以後最常出現的併發症是感染、出血、穿孔、尿酸結晶等。

  (1)感染.患者在化療期間,出現骨髓抑制和免疫下降,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最常見的是粒細胞減少,機體的解剖屏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損害。感染的方式隨感染的部位而異,如粒細胞低的患者,常可發生消化道細菌感染,也可發生病毒感染,常見的有肺炎、腹膜炎和敗血症。由於各種化療藥物可不同程度地干擾機體免疫系統,加上內臟梗阻、粘膜潰瘍、低丙種球蛋白血癥等,可促進感染併發症的發生。當遇到化療患者白細胞減少、發熱時應考慮是感染的徵象。對面板、口腔、胃腸道和會陰等處,應採用預防感染的措施,減少感染機會。及時輸入新鮮血,補充血液成,對於粒細胞極低的病人,最好輸人白細胞和血小板。中藥扶正方法具有提高細胞免疫及保護腎上腺皮質功能的作用,對化療引起的粒細胞減少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2)出血。癌症侵犯血管所致的出血,常常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抗癌藥物對血小板和其凝血因子的影響,病人可產生出血的傾向,如面板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等。此時查血小板往往低於正常值,部分病人可降至5萬/mm3以下。癌病人一旦出現出血徵象,應及時停用一切可誘發出血的藥物,並同時採取相應的止血措施,可輸入全血、血小板及血漿。

  癌病人在化療期一旦出現急性感染和出血,多屬急性症表現,醫護人員應嚴密觀察病情,分秒必爭地給予診治。病人及家屬應明確。化療不是簡單的打針,必須在專門的醫療機構進行,且不可在小診所及家中進行復雜的聯合化療,否則,不僅收不到治療效果,還可能出現危險。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