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鍼灸科 主任醫師 劉自力

  貝爾氏麻痺(Bell Palsy,BP)是因莖乳孔內急性非化膿性面神經炎引起的周圍性面神經麻痺,該病系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我國患病率為427.7/10萬人口,其確切病因未明,長期以來認為本病與嗜神經病毒,特別是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有關,受涼或上呼吸道感染後發病。

  可能是莖乳孔內的面神經急性病毒感染和水腫所致面神經受壓或區域性血液迴圈障礙,而產生面癱,BP病理主要是面神經水腫,髓鞘腫脹、脫失,晚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軸突變性,以在莖乳孔和麵神經管內的部分尤為顯著。

  作為常見病、多發病,目前現代醫學對BP還沒有特異性的有效療法,現代醫學治療貝爾氏麻痺主要採用藥物和手術,如類固醇皮質激素治療(強的鬆等)維生素治療(vitb1、vitb12、甲鈷銨片等)、神經營養藥治療(神經生長因子,神經節苷脂)、血管擴張劑,理療,功能鍛鍊及手術治療,在急性期(發病7-10天以內)治療方面,由於腎上腺皮質激素具有抑制炎症反應,減輕面神經區域性水腫等功能,故BP急性期採用激素治療幾乎已經成為廣泛應用方法。

  國外有研究結果表明,早期使用強的鬆非常有利,臨床恢復比阿昔絡韋(ACV)好,可減少面癱失神經損害的機會和痙攣的的後遺症,不能使用強的鬆的病人再考慮使用阿昔絡韋,Kiniski[5]發現應用類固醇類藥物治療的完全性貝爾氏面癱87%恢復,而進行維生素和擴血管的治療者,只有68%治癒,手術療效至今尚難肯定,只宜在嚴重病例試用。

  鍼灸治療面癱已有兩千餘年歷史,其療效是肯定的,現代醫學對針灸治療面癱已予肯定,1998年1月1日起,美國醫學會主編新的《通用醫療程式編碼》已將鍼灸列入其中,有臨床研究報道貝爾氏麻痺患者在發病10-20天的急性期沒有明顯好轉者,行鍼刺治療有85%治癒,92.3%明顯好轉。

  各種文獻報道和臨床研究表明,BP的治療關鍵在於急性期(發病7-10天以內),急性期面神經發生水腫、髓鞘腫脹、脫失,繼而軸突變性,最終產生不可逆的病理損害,急性期能否針對性治療,及早消除面神經水腫壓迫、防止神經變性,為是否留下後遺症,儘早痊癒的關鍵。

  在急性期常規使用激素能減輕炎症水腫,但對病毒感染無特異性有效療法。

  在數十年的鍼灸臨床工作中,發現病毒感染的BP急性期患者,使用專科中藥配合鍼灸方法能對病毒感染的BP急性期患者起到針對性的治療作用,較以往傳統療法大大縮短了病程,提高了痊癒率,估計針刺十中藥新療法是針對BP急性期面神經炎變水腫起到抗病毒、消炎及脫面神經水腫的作用而起效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