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主任醫師 陳平波

      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PNH)是一種由於1個或幾個造血幹細胞經獲得性體細胞PIG-A基因突變造成的非惡性的克隆性疾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慢性血管內溶血,造血功能衰竭和反覆血栓形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醫院骨科陳平波

1、發病機制:

  關於PNH的發病機制,Dacie提出的雙重發病學說是被普遍認可和接受的假說。首先,造血幹細胞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突變,產生GPI缺陷的PNH克隆;其次,由於某種因素(現多認為是免疫因素),發生造血功能損傷或造血功能衰竭,PNH克隆獲得增殖優勢,超過正常克隆。

  起初認為CD55在PNH的紅細胞溶血中有重要作用,並以此來解釋PNH的紅細胞對補體的敏感性。然而,單純CD55缺乏並不能導致溶血,這在先天性CD55缺乏症患者中得到了證實。1990年發現了1例先天性CD59缺乏症患者,其表現出眾多PNH的典型表現,如血管內溶血、血紅蛋白尿和靜脈血栓,因此,目前認為PNH的典型表現-血管內溶血和血栓是由於CD59缺乏所致。

2、診斷:流式細胞術診斷

  流式細胞術是診斷PNH的金標準,可以對PNH血細胞進行定量分析。最常用的是抗CD55及CD59抗體,加入流式細胞儀後可以與細胞表面CD55及CD59特異性的結合。而未被CD55、CD59結合的細胞即為PNH細胞。通過顯色分析可以確定CD55ˉ、CD59ˉ的細胞數量。

3、治療

   常規治療主要是控制溶血發作,如右旋糖酐、碳酸氫鈉、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以及雄激素刺激血細胞生成。長期血紅蛋白尿可導致缺鐵。鐵劑可使活性氧產生,PNH細胞對氧化損傷很敏感,易誘發血紅蛋白尿。肯定缺鐵後應從小劑量開始治療,為常規劑量的1/3~1/10,仍有反應者應停用。輸血除能提高血紅蛋白,維持組織需氧,尚能抑制紅細胞生成,間接減少補體敏感的紅細胞。

抗凝治療

   靜脈血栓是PNH最重要的併發症,主要在腔靜脈和顱靜脈,約50%的PNH患者發生過靜脈血栓,且約1/3由於血栓致死。

 典型病例

一、入院情況:

 患者徐某某,男性,60歲,以“右髖關節疼痛伴活動受限1年”為主訴於2014年8月4日由門診收入院。X片示:右髖關節陳舊性骨折並脫位。查體:T:36.5度,P:80次/分,R:20次/分,BP:130/60mmHg;專科檢查:右髖關節輕度腫脹,活動受限(屈曲70度,後伸10度,外展10,內收20度,內旋20度,外旋20度),縱軸叩擊痛陽性,右四字試驗陽性,患肢較健側相對長度短縮約100px,患肢肌肉輕度萎縮,肌力3級,患肢末梢感覺血運正常。患者既往患有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故初步診斷:右髖關節陳舊性骨折並脫位、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實驗室檢查:

根據患者病史,症狀體徵,為進一步明確診斷予完善相關檢查,查:

全血細胞分析+網織紅細胞計數(紅細胞壓積 0.16L/L,血紅蛋白 49.00g/L,淋巴細胞絕對值 0.73*10^9/L,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 37.40pg,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 299.00g/L,平均紅細胞體積 125.20fL,單核細胞百分比 11.70%,中性粒細胞絕對值 1.22*10^9/L,血小板計數 114.00*10^9/L,紅細胞 1.31*10^12/L,紅細胞分佈寬度(CV) 20.80%,紅細胞分佈寬度(SD) 93.60fL,白細胞 2.30*10^9/L)

大生化(總膽紅素 52.70umol/L,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 147.40U/L,總蛋白 64.60g/L,球蛋白 19.66g/L,直接膽紅素 7.00umol/L,間接膽紅素 45.70umol/L其他各項指標無明顯異常) ,凝血測定(APTTR值 1.32,D-二聚體 2.50ug/ML) ,酸溶血試驗(-),血塗片(-),尿含鐵血黃素定性試驗(+),溶血四項(-)。 

血液相關檢查回示異常,故請血液科會診回示:建議查CD55,CD59,檢查結果回示:CD55:68%,CD59:42.6%,明確診斷為: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建議轉血液科治療,患者同意轉科。

二、轉往血液科

患者轉入血液科後根據病情給予降低膽紅素,保肝,給予抑酸護胃,給予甲潑尼龍靜點免疫抑制治療,給予輸注洗滌紅細胞(3次總計6U)支援治療,期間血清鐵 3.00umol/L,鐵蛋白 25.31ng/ml,鉀 3.34mmol/L同時補鐵,補鈣,補鉀治療,同時口服中藥治療,示方如下:      

方1:炙黃芪60g   當歸9g   黨蔘20g   炒白朮12g   茯苓9g   甘草9g   白芍9g   川芎9g    丹蔘30g   茵陳30g  薏苡仁15g  熟大黃9g   7劑 每日1劑       

方2:茵陳30g   醋香附9g    柴胡9g   茯苓9g   鬱金9g   生地黃12g   熟地黃12g   麩炒薏苡仁20g  澤瀉9g  山藥15g  酒萸肉12g   鹽補骨脂10g   仙鶴草20g   白花蛇舌草30g   炙甘草9g     6劑 每日1劑 水煎口服日二次。    經過治療患者現膽紅素(總膽紅素 16.90umol/L,非結合膽紅素 13.50umol/L,結合膽紅素 0.50umol/L)及網織紅細胞(網織紅細胞百分比 5.43%,網織紅細胞絕對值 0.15*10^12/L)水平明顯下降,血紅蛋白明顯上升(紅細胞 2.68*10^12/L,血紅蛋白 88.00g/L,)。於2014年8月27日轉入我科。

三、轉回我科: 

患者轉入我科後於2014年8月29日在全麻下行“右髖關節陳舊性骨折並脫位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整個手術順利,麻醉滿意,術中診斷同術前,術後收住ICU。查:體溫:36.8℃,心率: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98/59mmHg。專科檢查:術後傷口對和好,幹潔無滲血滲液,周邊無紅腫熱,趾端感覺血運可。因患者基礎情況差,術後ICU病區,予以抗生素靜點預防感染,低分子肝素預防血栓形成,法莫替丁抑酸護胃、氨溴索化痰,及補液對症處理。

術後為補充血紅蛋白,輸O型懸浮紅細胞1.5U,為補充凝血因子,輸O型新鮮冰凍血漿250ml,輸O型去病毒新鮮冰凍血漿270ml。輸血過程順利,無發熱、皮疹等不良輸血反應。

術後觀察患肢末梢血運及動脈搏動,抗生素靜點防止術後感染,低分子肝素預防血栓形成,及術後補液對症處理,肢體氣壓治療消腫,拍患肢X片,瞭解患者病情,術後予以定期傷口換藥,傷後癒合良好。並同時口服中藥,

示方:免煎生地黃 (10g/袋) 1袋 免煎升麻 (6g/袋) 1袋 免煎白蘞 (10g/袋) 1袋  免煎梔子 (10/袋) 1袋 免煎黃連 (3g/袋) 1袋 免煎關黃柏 (6g/袋) 1袋  免煎當歸 (10g/袋) 1袋 免煎赤芍 (10g/袋) 1袋 免煎射干 (6g/袋) 1袋   免煎大黃 (3g/袋) 1袋 免煎甘草 (3g/袋) 1袋 免煎金銀花 (10g/袋) 1袋    免煎石決明 (30g/袋) 1袋 免煎雞血藤 (15g/袋) 1袋 免煎黃芪 (10g/袋) 1袋   7劑 每日1劑 水衝口服日二次。

出院前查全血細胞分析(紅細胞 2.23*10^12/L,血紅蛋白 76.00g/L),較入院前明顯好轉,於2014年9月10日出院時患者傷口對和好,幹潔無滲血滲液,周邊無紅腫熱,趾端感覺血運正常,右髖關節活動度(屈曲,後伸,外展,內收,內旋,外旋)明顯改善。由於術後時間較短,完全恢復至正常活動度,還需出院後積極進行功能鍛鍊,囑患者1.在活動時髖關節屈伸不能>90°,不坐矮凳,不做下蹲動作,不過度內旋或外旋下肢,不側身睡覺。2.儘量避免以下動作:翹二郎腿;入廁時坐便桶過低,或沙發過矮。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