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科 副主任醫師 韓靜

近幾十年來,隨著環境的惡化,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全世界範圍內惡性腫瘤的發病率逐年升高,我國亦然。據統計資料顯示,50年代初,我國癌症死亡佔全部死因的第9位或第10位。70年代癌症死亡已躍居我國死因的第3位。而1991年,我國一些大中城市居民癌症死亡已佔據全部死因的第1位[1]。雖然近些年對腫瘤治療方面的研究不斷深入,手術、放療、化療、生物治療不斷完善,各種新藥不斷問世,但腫瘤的治療仍然是一個難題,治癒率與有效率仍很低。因此,在普通大眾的心目中,仍然存在著“談癌色變”的心理,認為腫瘤是不治之症,而這種心理往往會導致患者在就醫時走入誤區。在我國,中醫學界汲取現代醫學的研究方式與研究成果,對中醫藥治療腫瘤進行了深入地研究,突破了許多難點,也研製出了許多有效的中成藥抗癌製劑。近些年人們逐漸認識到中醫藥在惡性腫瘤治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亦從輔助手段走向主要手段,但因為普通大眾認識水平的侷限,以及“談癌色變”的心理,人們在選擇中醫藥治療腫瘤時往往走入誤區,從而影響治療效果。筆者從事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多年,經過研究總結髮現人們對中醫藥治療腫瘤往往有以下幾個認識誤區。包頭市扶貧醫院中醫科韓靜

誤區一:中醫藥只是輔助治療措施

現代醫學對腫瘤的傳統治療仍然以手術、放療、化療為主,近些年的研究使得生物治療亦成為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但這些治療針對的都是腫瘤以及腫瘤細胞本身,而對患者的整體系統關注較少,因此,這種治療就會出現許多的毒副作用,如手術後患者的虛弱、放化療後的各種器官功能損傷等。而中醫藥的作用在於調節機體的整體功能,使各個系統恢復正常的生理活動,從而調動人體自身的抗癌功能,因此,中醫藥與西醫治療手段在腫瘤的治療中是相輔相成的,互為補充,兩者有機地結合運用,能夠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最佳的治療模式應該是:以手術與放化療直接針對腫瘤,消滅或殺傷腫瘤細胞;而以辨證運用中醫藥減低手術與放化療的毒副反應,並提高腫瘤機體的免疫力,發揮機體對腫瘤細胞的正常的免疫監視功能,從而控制腫瘤的增殖、復發與轉移,達到良好地治療效果。所以,在腫瘤的治療中,中醫藥與西醫治療手段一樣,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不是輔助治療措施。

誤區二:中醫藥無毒副作用

中藥多取材於動植物,而非化學合成,有些中藥更是常用的食材,因此在普通百姓的心目中中藥沒有任何毒副作用,因此可以任意使用。但事實上,在中藥的運用過程中,有三方面的毒副作用需要重視:其一,有些中藥本身是有毒性的,如抗癌用的蟾酥、斑蝥、山慈菇、重樓等等,使用不當會危及生命;其二,有些中藥長期、大量運用會損傷肝腎功能,而這類中藥的毒副作用常常被忽視。如貫眾、川楝子、花粉、黃藥子、半夏等藥,使用不當會引起藥源性肝病。而防己、厚朴、木通、雷公藤等藥會導致腎功能損害。腫瘤患者經歷手術與放化療後,肝腎功能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在運用中藥治療時,尤應注意時時顧護肝腎功能,避免長期、大量應用對肝腎有損傷的中藥,以免危害患者,加重病情;其三,中藥強調辨證論治,針對個體予以處方用藥。若不依據患者情況,盲目地以西醫對腫瘤疾病的認識與理解選擇運用中藥,勢必會造成藥不對症,甚至出現熱證用熱藥、寒證用寒藥、虛證用攻藥、實證用補藥等錯誤用藥,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反而會加重病情,延誤治療。

誤區三:單純運用中醫藥可以治癒癌症

手術與放化療依然是當今惡性腫瘤治療中消除腫瘤負荷的最有效的方式,但因其毒副反應與併發症較多,常常導致患者無法完成整個療程。而中醫藥在治療腫瘤的過程中,很少有毒副反應與不適症狀,因此更易為患者所接受,隨之也會導致某些患者及家屬在選擇治療方式時的失誤。對於早期、孤立、較小、無轉移的腫瘤,手術仍是唯一的治癒手段;而小細胞肺癌、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等則是對化療非常敏感,且有可能通過化療治癒的腫瘤,此時如果放棄手術與放化療,單純相信中醫藥治癒腫瘤,反而會耽誤病情,失去最好的治療時機。因此,必須清楚,單純運用中醫藥治療腫瘤適合於廣泛轉移、復發,或年紀大、體質弱的已經失去手術與放化療機會的中晚期癌症患者,此時,單純的中藥治療不僅能夠改善症狀、提高機體免疫力,而且能夠延長生存期,提高帶瘤生存率。

誤區四:偏方可以抗癌

在目前的醫療水平下,惡性腫瘤依然是病死率非常高的一類疾病,因此在普通百姓的心中仍存在著“談癌色變”的觀點,一旦得了癌症,人們就認為必死無疑。而為了能夠生存,在治療方式的選擇上,也就經常會導致盲目與偏聽偏信。這就造成很多患者及家屬到處打聽偏方治癌症,盲從一些虛假的廣告,例如認為蟾酥、斑蝥等有毒動物能夠抗癌,而放棄了正規的中西醫治療手段,其結果不但會耽誤治療時機,而且因不瞭解偏方的毒副作用,從而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誤區五:所謂的中醫抗癌就是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藥的組方運用

近十幾年來,抗癌中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如許多動物實驗表明某些清熱解毒藥、活血化瘀藥、軟堅散結藥等具有很好的體內外抗癌作用,因此導致社會上的一種觀點:所謂的中醫藥抗癌,就是運用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藥去治療癌症,而往往忽略了腫瘤患者的個體及病情的差異。而更重要的是:這些所謂的抗癌中藥僅是在動物實驗中具有抗癌作用,應用到人體還需要更多的病例樣本的支援與研究。而不能在辨證論治基礎上的抗癌中藥的運用,也會導致一定的毒副作用,如腫瘤患者多有氣虛、脾虛之證,大劑量的清熱解毒藥會加重氣虛、脾虛,導致機體各器官功能下降、陽氣虛衰,出現畏寒肢冷、納差便溏、乏力嗜睡等症;此外腫瘤組織多缺乏正常血管結構,容易破裂出血,大劑量的活血化瘀藥常有導致或加重腫瘤出血的弊端,因此應用時亦要謹慎。

綜上所述,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已經為國內外醫學界普遍認可,但運用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必須避免以上幾個誤區,因此要認清以下幾點:首先,要明確中醫藥在抗腫瘤中的作用與特點,中醫藥能夠減輕手術與放化療的毒副反應,並能夠改善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故中醫藥與現代醫學在腫瘤治療中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其次,要認清中醫藥治療腫瘤仍然需要個體化的辨證施治,中醫藥有完備的理論體系,在腫瘤治療中,需要專業的、有經驗的中醫師去針對個體進行治療;第三,中醫藥抗腫瘤的理念與現代醫學不同,中醫藥強調的是整體功能,而不是西醫所針對的腫瘤個體,所以不能用西醫的理念去指導中醫的治療方式。總之,作為當今社會的一名中醫工作者,應該更多地學習現代醫學對疾病的理解與認識,不斷提高自身中醫基礎水平,並汲取現代醫學的精華,在臨床實踐中,將中西醫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