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起功能障礙(ED)是指陰莖不能達到和(或)維持足夠的勃起以獲得滿意的性生活。ED是增齡性疾病,隨著年齡的增加,中老年男性中的發病率逐漸增高。輕症勃起功能障礙(MSED)多見於中青年男性,患者由於面臨更多性和生殖健康的壓力,因此更關注自己的生殖健康;同時,它們廣泛接受新媒體,更容易提高對於ED的診療意識,及早就醫。而中老年ED患病率最高,或以為ED是年齡增大的正常表現,或因受傳統型觀念影響較深,羞於求醫問藥,就診者反而較低。目前醫生、患者和社會對MSED的認識存在不足,往往簡單將其歸咎於心理性ED或亞健康狀態,從而忽視了它在預測心血管及其相關潛在疾病中的重大價值。所以廣泛開展ED及其危險因素的防止和健康教育,重視MSED及相關危險因素的篩查及早期診治,具有重要意義。
不健康飲食和生活習慣,如菸酒、少運動、睡眠不足或質量欠佳、精神心理壓力是造成ED的危險因素。精神心理因素一直被認為是我國青壯年男性ED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學校性教育缺乏導致青少年性無知,性無知引起的性感知異常(如總覺得自己的陰莖短小、效能力差、手淫危害生殖健康等),對性缺乏信心、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造成男性性心理障礙,長期將導致ED。另外,不和諧的性關係是青壯年ED重要的危險因素,而性伴侶的理解和支援有助於男性的性心理和生殖健康。
“心理性”ED是一個相對概念。隨著對ED病因、發病機制的深入認識,診斷技術的不斷進步,很多以往認為是心理性ED的患者均發現存在潛在的器質性損害。心理性ED患者中73.1%存在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研究發現慢性應激壓力可引起代謝綜合徵,進一步發展造成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和/或炎症損傷,最終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病的發生。這提示心理性ED久治不愈,最終可以遷延發展成器質性ED。
影響勃起的神經、內分泌、血管、代謝等方面出現了早期的病理改變導致MSED。因此對於臨床上診斷為MSED的患者應該進行全面的心血管疾病相關危險因素的評估。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是ED和心血管疾病的共同始動因子和核心發病機制。
由於ED病因複雜,許多疾病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勃起功能,因此,MSED患者常以共病如早洩、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綜合徵、性慾下降、代謝障礙、焦慮、抑鬱等症狀到相關專科就診,而患者或/和醫生對勃起功能的下降未引起足夠重視,從而忽視MSED診治及其相關的心血管、代謝疾病風險因子的篩查。
當前仍建議使用IIEF EF量表進行患者評估,17~25分者可以診斷為MSED,使用IIEF 5量表,評分17~21分者可診斷為MSED,亦可聯合EHS量表,可以從不同角度更加全面地評估MSED患者的特徵。
青壯年男性心理性ED和MSED高發。以往臨床實踐認為此類患者單純給予心理治療即可,但是目前認識到心理性ED 長期不愈,也可通過慢性應激壓力,導致器質性ED發生。這種混合型ED單純通過心理療法或藥物治療均很難治癒,而兩者聯合應用效果優於單獨使用。因此,針對此類患者強調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並重的個性化治療的原則,即基於自我生活方式調整和心理治療無效時,應積極早期給予藥物干預。
此外近年來女性伴侶在ED 治療中的作用不斷得到重視,女性伴侶的理解、鼓勵和參與治療是ED患者積極尋求治療的重要動機。青壯年ED患者及其配偶作為整體參與治療,不但提高了ED患者的治療效果,同時也改善了伴侶性滿意度,體現了ED患者及其性伴侶整體診治的優勢。
而對於中老年男性,近年來大量研究證實ED是心腦血管疾病的早期表現。作為ED早期階段的MSED,MSED和心血管疾病共有相同的危險因子,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和健康飲食、減肥、戒菸、限制飲酒以及體育鍛煉已被證實可以改善低度炎症、胰島素抵抗、內皮功能障礙引起的ED。在MSED階段採取防治結合的原則,積極篩查病因和風險因素,針對性的採取相應措施,有利於將重大疾病的防線前移。
作為ED的早期階段,MSED與不良生活方式。精神心理因素。血管內皮功能受損等相關;與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存在共同的危險因素。隨著對MSED認識的不斷深入,將進一步完善其定義及評估指標。重視MSED的早期診治,對細分ED發病階段,深入ED發病機制研究,提高ED早期診斷水平,維繫男性整體健康、家庭幸福、社會和諧,以及對重大疾病預警和防治,均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