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副主任醫師 劉諍

  椎管內腫瘤指生長於脊髓本身及椎管內與脊髓相鄰近的組織結構(如神經根、硬脊膜、椎管內脂肪組織、血管等)的原發性腫瘤及轉移性腫瘤的統稱。臨床上根據腫瘤與脊髓、硬脊膜的位置關係,一般將椎管內腫瘤分為髓內、髓外硬膜內和硬膜外三類。髓外硬膜內腫瘤最多見,其次是硬脊膜外腫瘤,最少見為脊髓內腫瘤。髓內腫瘤佔9%~18%,髓外硬膜內腫瘤佔55%左右,硬膜外腫瘤佔25%左右,啞鈴形椎管內腫瘤約佔8.5%。椎管內腫瘤按照組織學來源可分為神經纖維瘤、神經鞘瘤、脊膜瘤、膠質瘤、血管瘤、室管膜瘤等,其中纖維瘤和鞘瘤佔40%~55%,脊膜瘤約佔25%~30%,膠質瘤、血管瘤、室管膜瘤等約佔10%,可見於頸、胸、腰、骶等各部位。

  椎管內腫瘤有效的治療手段是手術切除。手術目標是完全切除腫瘤,改善神經功能,阻止神經功能惡化,提高運動和感覺功能。早期明確診斷,儘早手術切除,及時解除脊髓壓迫,術中儘可能減少脊髓繼發性損傷是提高治癒率的關鍵。椎管內腫瘤情況複雜,選擇何種入路是治療關鍵問題。隨著MRI成像技術的應用、脊柱脊髓顯微手術技術的發展和科技發展帶來的儀器裝置更新換代,椎管內腫瘤手術方式逐漸發生了變化,不僅表現為對傳統手術方式的革新,而且出現了微創脊柱脊髓外科手術。國際微創脊柱外科是由神經外科和骨科共同發展起來的。目前在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如歐洲、美國、日本、韓國、臺灣等,由於頸椎病、顱頸交界疾病和脊髓疾病的高風險特點,神經外科醫師採用微創外科理念、手術中神經和脊髓的保護策略以及顯微鏡技術在微創脊柱外科發展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

  許多微創手術器械多數出自於神經外科醫生的設計,如世界上第一枚人工椎間盤併成功應用於頸椎病的是由美國西雅圖神經外科VincentBryan醫師於1990年設計,並命名為Bryan頸椎人工椎間盤,一直沿用到現在。在脊柱脊髓外科領域,除採用內鏡下切除突出椎間盤和血管內介入技術治療椎管內血管畸形外,微創技術還包括經皮穿刺椎體硬化成形術和脊柱後凸成形術、脊髓鏡和脊柱鏡、立體定向脊柱外科(含導航技術)和立體定向放射外科等。

  微創脊柱外科技術脫胎於傳統的脊柱外科,但並非完全替代傳統脊柱外科的技術,傳統脊柱外科的一般處理原則和操作技術仍然運用於微創脊柱外科技術的實踐。開展微創技術,首先要正確理解微創技術的本意。小切口操作不等於微創技術。單純縮小切口,暴露不充分,增加拉鉤力度,操作難以得心應手,止血難以完善,組織損傷增大,粗暴強行置入固定物並不意味著操作微創化,且與微創技術的本意相違背,盲目追求微小切口並非微創技術。雖有高精儀器的配置,微小切口可以達到最小損傷,但盲目追求微小,使得解剖不清楚,操作過粗暴,步驟不到位,易誤傷重要器官,盲目追求微小,人為造成操作難度過大,延長手術時間,甚至中途轉為傳統手術,反而成為有創或巨創手術,達不到微創目的,破壞內環境穩定不是微創技術創傷對人體是一種惡性刺激。創傷可以引起全身性反應,強烈的創傷反應可出現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為了達到微創的目的,過多損傷正常組織,延長手術操作時間,擾亂機體內環境的穩定性,引發其它嚴重併發症,達不到有效治療。這種手術操作絕不是微創技術,脫離影像儀器監視,只憑手感和經驗操作,不屬微創技術。由於裝置條件不具備,或因懼怕X線輻射損害,手術醫生只憑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手感,盲目和隨意的操作雖然完成了手術,組織損傷也微小,但是手術操作的準確性缺乏客觀的檢測,失去了微創技術的意義。開展微創脊柱外科技術必須衝破傳統觀念的束縛,熟悉區域性與整體的解剖結構,掌握現代高精儀器的效能和使用方法,繼承傳統手術的操作經驗,樹立高度負責的職業道德,執行嚴謹、科學、細緻的研究作風,具備吃苦耐勞和自我奉獻的工作精神。

  脊柱顯微外科技術。運用手術顯微鏡或高倍放大鏡,放大手術視野進行手術操作,通過儘可能小的面板切口施行“鑰匙孔手術”,使脊柱外科手術以最小的醫源性損傷實施最有效的治療。手術顯微鏡的應用,使得術者可清楚地看見裸眼所看不清的細小結構,如蛛網膜與腫瘤、神經根與腫瘤、腫瘤與頸脊髓的界線,特別是供應或引流腫瘤血運的小血管。在手術顯微鏡的幫助下,不同的脊柱脊髓手術入路均可實現顯微手術操作,具有精確、解剖層次分明,解析度高、誤傷小等優點。但具有手術視野小,手術時間長,要求手術入路定位精確及熟練的顯微外科技術等特點。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