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主任醫師 盧衛紅

      老年期抑鬱症是老年期三大精神疾病(痴呆、抑鬱症、神經症)之一,在分類學上仍屬抑鬱症這一疾病單元,但在流行病學、病因病理學機制、臨床表現、治療及預後表現出特殊性。

      流行病學:WHO資料表明,抑鬱症患病率占人口的3%左右,而65歲以上的普通人群抑鬱症患病率佔10%以上,遠高於年輕人群,且單相抑鬱佔絕對優勢,住院患者高達30%。

      病因病理學機制:①生化:老年人腦內單胺類神經介質水平降低,如5-羥色胺、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及它們的代謝產物;腎上腺素能神經元的脫失導致胺的儲存和合成減少;而單胺氧化酶活性增高。②心理社會因素:老年人所遇家庭、社會不良因素事件較多,易誘發抑鬱症。③軀體因素:老年人往往患有各種軀體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易出現抑鬱,患了軀體疾病之後所服用的一些藥物也可能導致抑鬱。

      臨床表現:主要表現為思維遲緩、情感低落、精神運動性抑制三方面,但有如下特徵:

       ①激越性:在情感低落時伴有過度的動作或言語而無精神運動性抑制;   

       ②遲滯性:行為遲滯,以隨意運動緩慢和缺乏為特點,伴表情減少、思維遲緩;

       ③隱匿性:70%以軀體不適為主訴,情緒障礙易被忽視;

       ④妄想性:以疑病妄想、虛無妄想為主;

       ⑤假性痴呆:急速起病,早期智慧水平全面降低,但經抗抑鬱藥治療效果好;

       ⑥自殺傾向:比年輕人群高得多,較少有先兆表現,且自殺成功率高。

      治療:(1)物理治療:①藥物治療:選用不良反應少、半衰期短、活性代謝產物少、藥物相互作用少的藥,如新型抗抑鬱藥SSRI西酞普蘭等。②改良電休克治療(MECT):對重度抑鬱症、拒絕服藥、有嚴重自殺企圖或行為的病人可首選,一般來說較為安全。③其他:如運動療法、光照療法、重複跨顱磁刺激(rTMS)療法等。

     (2)心理行為治療:對輕、中度抑鬱症首選。主要有認知行為治療、行為治療、支援性心理治療以及音樂治療、作業治療、社交技能訓練、職業技能訓練、角色轉換訓練等康復治療。

     (3)社會治療:生活照料、社群服務等。

     預後:大多病程長,易復發,死亡率高。有報道隨訪三年:1/3恢復、1/3復發、1/3慢性遷延。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