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婦產科 主任醫師 樑玉傑

       超過60%的習慣性流產是與免疫因素相關的。通過各種免疫治療,90%以上免疫相關因素引起的習慣性流產,患者最終能夠成功妊娠。

      Part 1:60%的習慣性流產,和免疫因素相關

懷孕本是人生一大喜事,然而對於曾經接二連三發生過自然流產的女性來說,看到驗孕試紙變成“中隊長”(兩條槓)時,心情卻是複雜得很,有一半是喜悅,一半卻是忐忑不安。

不安的原因,當然是擔心這次的懷孕會否和以前一樣,中途突然自行流產,保都保不住。

這樣的擔心,顯然不是多餘的。事實上,習慣性流產在臨床上很是常見。

有過3次或3次以上在28周之前的自然流產,就被稱為習慣性流產。

說起習慣性流產的發生原因,張建平教授認為:“超過60%的習慣性流產是與免疫因素相關的。”

比起那些連發病原因都還沒找到的疾病來說,顯然,習慣性流產這個已經找到主要原因的疾病,其治療並沒有一般人想象中那麼難。

“通過各種免疫治療,90%以上免疫相關引起的習慣性流產,患者最終能夠成功妊娠。”張建平教授的一句話,帶給大家極大的希望。

正常情況下,外來異物入侵人體後,人體會發生一定的免疫反應,對該異物進行攻擊和清除。

不過,一般正常的懷孕過程中,妻子會對來自丈夫的基因抗原產生免疫耐受,告訴自己的免疫細胞,不要把它當成異物攻擊排斥。

這個過程,當然不是妻子用嘴巴說說就可以的,它依靠的還是妻子身體裡的免疫反應。

面對丈夫的基因抗原,妻子的身體就會產生一種保護性的因子(即封閉因子或封閉抗體),它能對丈夫的抗原進行修飾偽裝。這相當於打了個印章,告訴妻子的免疫系統:這是自家人。這樣一來,妻子身體裡的免疫系統就不會對來自丈夫的基因進行打擊。這樣就不會發生免疫相關的流產。

發生免疫相關性流產的孕婦,往往就是因為孕婦無法對自己丈夫的基因抗原產生封閉因子。因此即便懷孕了,孕婦自身的免疫系統還是會不停地攻擊含有丈夫基因的“外來物”,從而導致流產的發生。這就是最常見的同種免疫型流產。

       Part 2:丈夫的血,就是特效藥

乍聽起來,似乎這是無可改變的現象――妻子的免疫系統不能接受丈夫精液裡的基因抗原。

甚至,國外也有一些專家認為,同種免疫型流產可以叫做夫妻的錯誤結合。因為,如果夫妻雙方都換了其他伴侶,男方的基因抗原,在另一個女性身體內,很可能會被接受並且不會受到其免疫系統的攻擊;或者是換成另外一個男性,其精液的基因抗原進入女方體內後,也能夠被接受並且不被免疫系統攻擊。這樣一來,就不存在流產這個問題了。

所幸的是,我們並不需要用“離婚”這麼冷酷的方式,來糾正這種“錯誤的結合”。

這種習慣性流產的免疫治療,說起來並不難操作,也不會給夫妻雙方帶來多大的痛苦。

道理上,其實也很簡單。妻子的免疫系統不是老認為丈夫精子裡的是外來物質嗎,那就多刺激幾次,“混個臉熟”。張建平教授這樣形容

操作上,要先抽取丈夫的靜脈血,然後分離出淋巴細胞,隨後將淋巴細胞注射到妻子的皮內。

“大概2~4星期注射一次,一般注射了3~4次後,就可以抽血檢查妻子體內有無封閉抗體。”張建平教授解釋到。當妻子體內的封閉抗體轉陽後,夫妻雙方就可以放心“造人”了。

從抽取丈夫血液開始,到妻子產生封閉抗體,整個過程,順利的話,一般只需2個多月。

可見,這種免疫相關性的習慣性流產,治療其實並不難。

張建平教授呼籲那些習慣性流產的患者:“壓力不要過大,因為目前該病的治療效果很好。治癒率可以達到90%以上,甚至達到99%,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不過,對於免疫檢查 “一般不建議沒有流產史,或流產一次的女性來做免疫檢查”,張建平說道。一般目前主張有兩次或者兩次以上的自然流產者,才有進行免疫檢查的必要。

最重要的是,現在有90%多的習慣性流產患者病能查到原因。“,這樣就能進行鍼對性的治療,的效果也會比較好。”張建平教授表示。

       Part 3:要安胎,但不要完全臥床

習慣性流產患者一旦懷孕,為保險起見,一般都需要安胎處理。

安胎不意味著需要”全城戒備”,也不是說要完全臥床。

“安胎其實跟我們種菜種樹一樣,我們既要讓這個孩子在子宮裡面健康地發育,但又不能過分呵護。就像種在溫室裡的樹,就不如經歷風雨的樹,長得茁壯。”張建平教授比喻道。

經過免疫治療的習慣性流產的患者,再次懷孕後,不建議長期臥床,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些日常活動是沒關係的。臥床會讓母體的抵抗力下降,胃口也會變差,這對胚胎的發育都很不利。

不過,有一種情況需要相對臥床,就是患者在安胎過程中,出現活動性出血。這種情況,在出血期間,是需要臥床休息的。等到出血停止以後,就可以緩慢開始進行日常的活動,並留意有無再次出現出血、腹痛的情況。

在整個安胎過程中,建議要定期監測和胚胎髮育密切相關的指標,如抽血檢查HCG(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看看兩個指標上升的幅度是多少,這能夠反映出這個胚胎在媽媽子宮裡發育好不好。

除此之外,定期做B超也是必要的監測,B超檢查不僅能直觀地測量出胚胎的大小,而且能看到胚胎是否能夠正常的分化發育。

有不少習慣性流產患者,經過免疫治療後,生怕出岔子,一懷孕就乾脆辭職在家待產。對於這種行為,張建平教授認為沒有必要。

如果是精神壓力非常大的工作,比如證券交易所裡,每分每秒的操作決定著幾百上千萬資金去向的工作,那就算不辭職,也必需得換個清閒沒壓力的崗位。但如果平時上班只是定時打個卡、工作性質不勞累,多是重複性勞動的,那還是按時上下班好。

張建平教授認為:“規律的生活對胚胎的正常發育也很有好處”。

       Part 4:保持“兩個心”,90%可治癒

習慣性流產要想治癒,一定要保持兩個心:一要有信心,二要有耐心,張建平說道。

很多孕婦,即便接二連三發生了自然流產,也不及時找醫生檢查,看看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也有些患者,找過一兩個醫生看病,但又沒有做流產相關的全面檢查,還沒找到原因,就先放棄了。這種人往往是抱著賭一把的心態,希望下次能正常懷孕直至分娩。

這兩種行為都不可取。如果是連續發生過2次以上的自然流產,那就很可能不是偶然事件了,這種情況是需要好好檢查的。

要知道,現在習慣性流產的綜合治療的治癒率可以達到90%~95%。早一點全面檢查,也許就能挽救自己寶寶的生命,並歡喜地迎接他的到來。

整個治療過程中,一定要對醫生有信心,充分信任醫生,對自己也要有信心,這樣才能能積極地配合醫生的治療。

另外,還要對治療有耐心,最好不要經常換醫生,由於每個醫生的經驗不同,頻繁換醫生,可能會打亂原來的治療計劃。

要想治癒流產,順利生下寶寶,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保持心態的平和。流產的病人多會出現一些不良心理或者不良情緒,比如很容易多愁善感、自卑、抑鬱或者焦慮,這種不良的心理狀況又會影響到胚胎髮育。

張建平教授最後說道:“看病治療都不是立竿見影的,需要過程,保持信心和耐心,會讓這個過程更容易,也會讓習慣性流產的病人,早日圓當媽媽的夢。”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