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經筋理論與頸椎病的關係初探

作者:楊曉倩1 李厚臣1 指導:湯立新2

         1 海南省中醫院 2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海南省中醫院鍼灸科楊曉倩

摘要:十二經筋的循行具有交合結聚的特點,其病候表現為“其病當所過者肢痛及轉筋”。由於手足三陽經筋的循行均經過頸部,其對於頸椎有著很好的穩定性作用,如果受損可直接或間接導致頸椎病的發生發展。手足三陽經筋的結聚、“會於節”的地方常常是頸椎容易出現疼痛、病變的地方。經筋理論對頸椎病的診斷及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經筋病治療法則“以痛為腧”可以指導頸椎病的治療。

鍼灸對頸椎病的治療療效是肯定的,不過治療效果的差異卻一直困擾醫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言“治病必求於本”,確立疾病的病因,是臨床上治療疾病的首要且必備的步驟。近年來,現代醫學在探尋頸椎病的病因時,除常見病因外,對頸肌的重視及對頸椎生物力學的研究進展,為頸椎病的病因學研究開闢了新思路。而這兩方面恰恰與中醫學的經筋理論密切相關。張介賓指出:“十二經脈之外而復有經筋者,何也?蓋經脈營行表裡,故出入臟腑,以次相傳;經筋聯綴百骸,故維絡周身,各有定位”說明經筋與肌肉骨骼的關係極為密切,是與經絡相關聯的筋肉的功能聯絡體現。為能在臨床中很好的應用經筋理論指導頸椎病的治療,現就經筋與頸椎病的關係進行初步探討。

1十二經筋的特點 1.1循行特點

十二經筋的循行分佈路線以經脈為綱紀,與同名經脈的體表循行分佈基本一致,但方向相反。循行不完全受經脈約制,雖循行於四肢體表、胸廓、腹腔,但卻不入臟腑。並且,在體表,部分經筋超出或不及同名經脈循行範圍。如足太陽之筋“別入結於舌本”,“結於肩”,“上結於完骨”;手陽明“繞肩胛,挾脊”等均超出了經脈體表循行範圍,增加了經絡的治療範圍。

1.2交合結聚特點

經筋間沒有表裡流注關係,但卻有交合聯絡:十二經筋間通過循行過程中的相交、相合從而加強經筋間的聯絡。如足陽明之筋“合少陽”、“上合於太陽”;手少陽之筋“合手太陽”。多條經筋常結聚於同一部位。如足三陽、手陽明之筋皆結於(面顴部);手三陽之筋結於角(側頭部)。手六經之筋均結於腕、肘、肩等部位。經筋的結、聚、交、合是經筋之間的重要聯絡方式,亦是經筋問題容易匯聚的地方。

1.3病候特點

十二經筋聯綴百骸,維絡周身,各有定位,由於受寒、熱、風、溼等邪氣的侵襲以及跌打損傷等原因,十二經筋病候多表現為該經筋循行所過之處的筋肉或與動作有關的疾患,以運動障礙和疼痛為主,如弛縱、攣急、掣痛、轉筋及肩不舉之類的關節活動不利以及肢體偏廢不用等。

2頸椎病與經筋的關係

2.1經筋對頸椎的穩定性作用

《說文解字》說:“筋,肉之力也;腱,筋之本,附著於骨。”經筋包括現代醫學中的骨骼肌及由肌肉周圍的結締組織分化形成的腱鞘、韌帶、筋膜等附屬組織,在頸部走行相當於頸伸肌群、前屈肌群、頸側肌群、韌帶及筋膜等所分佈的部位[1]。經筋對於頸椎的穩定性和活動性起著重要的作用。

正常人體頸椎穩定性由內源性與外源性兩大部分組成[2]。經筋力學特性的改變可影響頸椎外源性穩定。頸肌是頸部經筋內涵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頸肌的力學引數發生變化,與經筋病變的傳統認識是相吻合的[1]。在對頸椎內源性穩定的影響方面,一方面,經筋通過對骨骼的約束和聯綴,使整個軀體得以保持一定的形態和位置。經筋具有結聚功能,且“諸筋者,皆屬於節”,說明經筋可以約束關節的運動;另一方面,經筋病變可通過影響頸椎的外源性穩定,進而影響到內源性穩定狀態。由此,經筋的失常可導致頸椎內外部的動靜力失衡,引發頸椎病的產生。

2.2經筋的損傷與頸椎病的發病

頸部經筋是頸椎穩定的基礎。頸部經筋的損傷導致頸部肌肉力學效能降低,從而破壞頸椎外源性的穩定,並影響頸椎關節的正常位置,進一步加重頸椎的椎間盤及骨關節的退變,影響頸椎的內源性穩定[1]。

維持頸椎動力平衡的經筋是保持頸椎姿勢、曲度的必需條件。當頸椎相關經筋受到損傷時,會出現弛縱、攣急、掣痛、轉筋、強直等異常表現,一方面導致頸型頸椎病的發生;另一方面,失調的經筋進一步影響了頸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導致頸椎的內源性失穩,加重頸椎的退行性改變並加劇了頸椎病的發生和發展。正如《靈樞・經筋》中所言,“手太陽之筋病……繞肩胛引頸而病”。從經筋理論出發,頸部經筋的損傷是造成頸椎病的主要原因,但也不可忽視與頸部經筋相連的四肢遠端的筋傷亦可引起頸椎病的發生。

2.3與頸椎相關的經筋及病候

十二經筋病候主要可以概括為:“其病當所過者肢痛及轉筋”。手三陽經筋從手走頭,其所循行之過,正為頸椎病的病變所涉及之處。足三陽經筋的循行路線較長,但都經過頸部,而且足太陽經筋更是超過其經脈的循行範圍,“從腋後外廉結於肩k”。手足三陽經筋共同聯絡頸部骨骼,維絡周圍組織結構。保持頸部的正常功能活動,當其出現病變時,就會造成頸部的不適,並可在經筋循行路線上尋找到壓痛點、筋結。

經筋的損傷在頸椎病中多表現為“筋急”,像足太陽之筋的“脊反折,項筋急,肩不舉……不可左右搖”、足少陽之筋的“小指次指支轉筋,……上引缺盆、膺乳、頸維筋急。”、手太陽之筋的“頸筋急,則為筋痿頸腫,寒熱在頸者”、手少陽之筋的“支轉筋”以及手陽明之筋的“支痛及轉筋,肩不舉,頸不可左右視”。也有以疼痛為主的損傷表現,像手太陽之筋“其病小指支肘內銳骨後廉痛,循臂陰,入腋下,腋下痛,腋後廉痛,繞肩胛引頸而痛,應耳中鳴痛引頷”等。

2.4以痛為腧與頸椎病的治療

《靈樞・經筋》篇論述經筋病的治療時,反覆提及“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言“以痛為腧”是經筋病的重要治療取穴原則。楊上善進一步闡述道:“輸,謂孔穴也,言筋但從筋所痛之處,即為孔穴,不必要須依諸腧也。以筋為陰陽氣之所資,中無有空,不得通於陰陽之氣上下往來,然邪之入腠襲筋為病,不能移腧,遂以病居痛處為腧。”經筋沒有陰陽表裡及交接流注,不能像經脈那樣迴圈無端,執行氣血。若“邪之入腠”則“因結致病”,筋之所傷,則氣血壅滯,不通則痛。其病位較固定,不像經脈病變時會發生傳變,因而在病變區域性治療即可取得較好療效。《靈樞・衛氣失常》曰:“筋部無陰無陽,無左無右,候病所在。”臨床治療經筋病時,應遵循“以痛為輸”取穴原則。當然,病變區域性的痛腧穴是臨床最常使用的穴位,但不能忽視病變經筋經線遠端的痛點的查詢,治筋當治整條筋,從整體的角度出發治療經筋病,調整人體整體的陰陽平衡。

綜上,頸椎病的病因、表現等與經筋理論密切相關,可以用經筋理論為指導,為頸椎病的治療開闢新思路。具體而言,可按照《靈樞・經筋》提出的“以痛為腧”診治法則,《靈樞・衛氣失常》言“候痛所在”的治療步驟,以及《靈樞・背俞》談及“應在中而解”的治療檢查經驗和《靈樞・衛氣》指出的“必先按而在久應於手”查詢病灶之法。總之,尋找壓痛點是治療頸椎病必不可少的步驟,並且現代醫學已證實壓痛點的出現並非偶然,而是有一定的診斷意義[3],以壓痛點為治療重點的方案在臨床實踐中已取得較好的效果。

[1]房敏,朱清廣,洪水棕,經筋在頸椎病發病中的生物力學作用[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9,5(23):4-6

[2]Pope M H, Panjabi M. Biomechanical definitions of spinal instability [J].

Spine,1985,10(3):255-256

[3] 陳C,淺談壓痛點[J],上海鍼灸雜誌,1997,5(16):32-33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