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精神 副主任醫師 凌筍昂

       在我的診療生涯中,我經常會遇到患者的家屬跟我詢問這樣的問題:我的家人得的病重嗎?他/她為什麼會得這樣的病?是不是人際關係不和諧造成的?

       精神病患者首次發病或多或少都能找出一些社會心理因素,比如患者在學校對老師或同學有意見,在單位對上級或同事有意見,甚至發生爭執和肢體上的接觸。但是通常這些因素對常人並不會造成明顯的影響。那麼精神病人得病果真是這些社會因素直接造成的嗎?

       精神病的發生,除了腦軀體疾病、精神活性物質等所致的精神障礙能夠找出具體的病因以外,我們很難明確重性精神病的病因,如精神分裂症、躁狂症、重性抑鬱症等,我們就很難找出具體的病因,醫學科學家明確指出這些病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的集合效應和個體的易感性造成的。

       有時候精神病會在不尋常的生活事件發生或遭受心理創傷後發生的。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從早期症狀到臨床精神病性症狀的出現,需要經歷相當長一段時期。這一時期精神醫學稱之為前驅期或疾病發展期,這一時期患者還保留一定的社會功能,繼續履行他/她的社會角色任務,但他們的人際關係會變得緊張或不和諧或淡化。只有到了疾病期――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如幻覺、妄想症狀,才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社會功能――學習或工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才受到周圍人的重視,才懷疑他/她是不是真的病了。

       一般說來,在精神病發病或復發前的數週到數月期間,患者會出現失眠、煩躁、焦慮不安、多疑、社交退縮、與平常生活習慣脫離,生活軌跡逐漸發生質的變化。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可以出現人際關係緊張,與親友關係疏遠,生活懶散,細膩情感缺失,失眠、焦慮緊張、敏感多疑,甚至出現抑鬱煩躁;抑鬱症患者往往會訴說眾多身體上的不適,表現力不從心,對很多原來感興趣的事情失去興趣,食慾、性慾下降,自卑,不願交往,躲避社交。躁狂症患者卻表現精力旺盛,自信心膨脹,對人過分熱情大方,或容易發脾氣等。

       案例:患者,男,22歲,大四。從上學起,學習成績一直優秀,但從大二下學期起開始變得孤僻,不好交往不合群,喜歡獨來獨往,和家人的聯絡變得越來越少,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逐漸下降,經常無故曠課,不及格的功課越來越多,到了大四上半學期突然打電話給家人,說同寢室的人都欺負他,後來多次打電話給家裡人,說很多同學都說他壞話,感覺背後總有人議論自己,自己行蹤總是被人監視,自己想法不知怎麼地就被人知道了,自己沒有隱私可言了,出現緊張害怕。家人信以為真,到學校瞭解情況以後,事實並非如此,家人以為患者得了抑鬱症,就帶患者到專科醫院就診,卻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這樣的診斷結論讓家人感覺到非常恐慌。就帶患者到其他幾家專科醫院就診,診斷結果大同小異。最後家人只得認命,將患者送到精神病院住院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系統正規治療,患者很快就康復出院了,並考試畢業,完成了學業。

       通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患者的精神症狀發展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只是到了社會功能受到明顯的損害以後,才得到治療。另外,也說明,精神病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最後治癒的希望還是存在的,得了精神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諱疾忌醫!

        在前驅期的患者,他們可以出現人際關係緊張,甚至抑鬱情緒。可以說,相當一部分精神病患者是因病導致人際關係緊張和敏感多疑,而非人際關係緊張導致的精神病。只要仔細觀察或回顧病史,不難發現這種現象。當然,實際生活或工作中出現人際關係不和諧,也容易誘發精神病發生或復發,但不一定是直接病因。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