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小兒消化科 主任醫師 王曉茵

  脂肪瀉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小腸消化、吸收功能降低,以致營養物質不能完全吸收,而從糞便中排出,引起營養缺乏的臨床綜合徵群,亦稱消化不良綜合徵。由於患者大便內排出過多的脂肪,又稱小腸吸收不良,也被稱為油花樣腹瀉。原因多見,如吸收不良綜合徵、膽鹽和胰消化酶缺乏、小腸炎或憩室病、腸源性脂肪代謝障礙、胃泌素瘤或乳糜管不能吸收脂肪等。典型脂肪瀉的糞便為色淡,量多,油脂狀或泡沫狀,常浮於水面,多具惡臭。小兒脂肪瀉與其他吸收不良綜合徵如何鑑別診斷?

  1、乳糖不耐受症(lactose intolerance)

  乳糖不耐受症系雙糖酶缺乏症之一。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症少見,為先天性糖類代謝異常。後天性乳糖不耐受症遠較先天性者多見。系由於腸黏膜受損使乳糖酶暫時性缺乏或活性減低而發病。引起腸黏膜損害的原因很多,如各種腸炎(已知輪狀病毒性腸炎最易引起乳糖酶缺乏)、痢疾、腸寄生蟲病、胃腸道手術、免疫缺陷綜合徵等。乳糖的消化吸收在小腸上部。上皮細胞刷狀緣分泌乳糖酶,水解乳糖為單糖,通過細胞的主動轉運而吸收。腸乳糖酶活性減低或缺乏時,使未吸收的乳糖停留於腸腔內,由於其滲透作用,導致水和Na+、Cl-向腸腔內運轉,直至腸內容物與細胞外液的滲透梯度達到平衡。腸腔液體量增加可促進腸蠕動,加速腸內容物通過,引起水樣便。未消化的乳糖到達末端迴腸和結腸,一部分被細菌代謝為乳酸、乙酸和氫氣,這些有機酸進一步增加了腸腔的滲透壓力,促進腹瀉發生,嚴重者可有脫水、酸中毒。

  乳糖不耐受症的臨床表現:先天性者多自開始哺乳後即發病;遲髮型於生後幾年才出現症狀;後天性者發生於引起乳糖酶缺乏的疾病後。臨床表現為水樣、泡沫狀糞便,便次頻繁,缺少糞質。可有嘔吐、腹脹、脫水、酸中毒,進而發生營養及發育障礙。病情重者可威脅生命。大便呈酸性,pH值在5.5以下。可做乳糖吸收試驗進一步確診,如血糖呈低平曲線,高峰值低於200mg/L,可考慮本病。此外,還可以檢測糞便中的乳糖,如糞便中存在乳糖或0.25%以上的還原物質則支援診斷。如有條件可做小腸活檢,測定乳糖酶活性,低於2U/g黏膜(溼重)為乳糖酶缺乏。

  治療主要為飲食療法,停用一切乳類飲食,代之以不含乳糖的食物,如各種豆類食品(豆漿、豆粉)蔗糖、果糖等。隨著年齡的增長,病兒對碳水化合物有一定的耐受,故年長兒可試用適量的乳類食物。

  2、非熱帶脂肪瀉(non-tropical sprue,celiac disease)

  此病又稱麥膠敏感性腸病(glutin sensitive enteropathy)或小兒乳糜瀉,過去也稱為“原發性吸收不良綜合徵”。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本病有家族性,患兒具有對麥膠敏感的體質。其發病機制有人認為系因腸道內缺乏一種肽酶,使麥膠中有毒性的肽大量積聚損傷了腸黏膜細胞所致;也有人認為系由於免疫異常所致,患者在進食含麥粉的食物後,體內發生了體液免疫及細胞免疫反應,造成了腸黏膜損害而發病。 本病的病理改變主要發生在空腸部位,表現為空腸絨毛變僵硬,有的融合,有的萎縮,甚至完全消失,黏膜平坦,黏膜上皮細胞由柱狀變為立方形,其刷狀緣細胞數量減少,高度減低或消失。黏膜固有層見漿細胞及嗜酸細胞浸潤。

  本病多於小兒6個月新增穀類食物後逐漸起病,表現食慾逐漸減退,嘔吐,糞便量多,呈灰白色玉米糊狀,惡臭,含有泡沫及脂肪。體重不增或減輕,表情憂鬱,面色蒼白,腹部膨脹,肌肉鬆弛。由於蛋白質、脂肪、脂溶性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吸收不良,患兒生長髮育停滯,可有營養不良性水腫,佝僂病或骨質疏鬆、貧血或出血傾向等營養缺乏的表現。由於小腸上皮細胞刷狀緣的許多水解酶活性下降,使葡萄糖、半乳糖及果糖吸收不良,造成腸腔內高滲狀態,引起高滲性腹瀉。嚴重者發生“危象”,表現為無食慾、嘔吐、腹瀉、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

  實驗室檢查:可檢查糞便中性脂肪和遊離脂肪酸,木糖吸收試驗,脂肪吸收試驗及小腸黏膜活檢;也可做治療試驗,即停麥面類食物數天至數週後,症狀得以改善。

  治療應採取無麥膠飲食,即禁用小麥、大麥、燕麥、黑麥等麥類製品,可改用乳、米、蛋、瘦肉、豆類、香蕉等食物。多數患者治療1周後即有明顯的症狀改善,少數需半年。無麥膠飲食應堅持終生。由於本病病程長,消耗大,應及時給高熱能、高蛋白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嚴重病例特別是急性腹瀉發作伴嚴重脫水“危象”時,可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緩解症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