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抽筋說明身體缺鈣,其實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了解什麼是抽筋。抽筋的學名叫做“肌肉痙攣”。意思就是當你的神經肌肉異常興奮時,就會引起肌肉不自主、無徵兆的過度收縮。
發作時表現為肌肉明顯壓榨樣收縮,疼痛難忍,可持續數秒或數十秒,隨後逐漸緩解,可殘留區域性痛感。
抽筋不見得一定是缺鈣
一、抽筋的型別
1、夜間抽筋:在任何靜態的情況下都有可能會發生的抽筋,比如睡覺或者靜坐時。最常見的即老人、兒童的小腿位置和腳趾部位的抽筋。
2、中暑抽筋:多見於運動員,與脫水、體內電解質的平衡失調相關。
3、疾病性抽筋:好發於器質性疾病或中風後遺症患者,多因先天性或神經損傷性疾病(癲癇、破傷風、產後痙病、小兒高熱驚厥等)導致肌肉失去支配,過度興奮。
生活中最常見的抽筋包括運動抽筋和夜間抽筋,常見的抽筋危害並不大,或者說不會導致二次傷害,只是影響生活質量而已,但若在高空作業、游泳等期間抽筋,可就需要非常小心了。
二、為什麼會抽筋
引起肌肉抽筋的原理很複雜,簡單而言,鈣作為神經興奮和肌肉收縮之間的耦聯因子,始終在控制著肌肉收縮和舒張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當身體出現低血鈣時,神經肌肉的興奮性會提高,繼而引起肌肉的痙攣,甚至手足抽搐。再者,當正常人體腿部的肌肉收縮和舒張時,會導致擠壓血管的情形出現,最終將代謝產物帶走。
但是當休息或睡眠狀態下,腿部的血流會減慢,代謝產物如乳酸等不能及時被血液分解,蓄積於下肢肌肉中,小腿肌肉為單支營養動脈型,好比交通只有高速公路,沒有國道和縣道,一遇事故,則發生必然性堵塞。當小腿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或堵塞時,代謝廢物變得容易聚集,於是刺激肌肉產生收縮,引起腿抽筋的生理現象。
中老年人多在夜間抽筋
1、體弱疲勞:運動過度特別是無氧運動導致肌肉短時間內持續收縮,體內產生大量的代謝廢物,夜間肌肉緊張的狀態未得到改善,過多的酸性代謝產物堆積未能及時清理,可刺激小腿抽筋,老年體弱肌肉力量差、機體代謝功能減退也是原因之一。
2、寒冷刺激:寒冷是抽筋的最常見直接誘因,可直接刺激引起腿部肌肉強烈收縮和血管突然痙攣。
3、低鈣血癥:在肌肉收縮過程中,鈣離子起著重要作用。由於老年人鈣質吸收能力減弱以及鈣質流失明顯,兒童及孕婦體內鈣因機體消耗過多鈣,當血液中鈣離子濃度太低時,肌肉容易興奮而痙攣。
4、血管因素:往往是抽筋的內在原因,當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時或存在血栓時,血液迴圈受阻不暢,區域性組織出現缺血缺氧,生理機能發生紊亂,會引起下肢發涼、麻木和間歇性跛行,即行走時發生小腿肌麻木、疼痛甚至痙攣,休息後消失,再走時又出現;嚴重者可有持續性疼痛,下肢動脈尤其是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而代謝產物不能被及時帶走,達到一定濃度時,也會刺激肌肉收縮,引起疼痛抽筋。
5、出汗過多:運動時間長,無氧運動量大,出汗多,體內液體和電解質大量丟失如低鈣、低鉀、低鎂,大量代謝廢物堆積,內環境紊亂,也容易發生痙攣。
6、區域性壓迫:如長時間仰臥,使被子壓在腳面,或長時間俯臥,使腳面抵在床鋪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於壓迫狀態,引起肌肉被動攣縮和血供不足。
三、中老年人多在夜間抽筋
由於中老年人鈣質吸收能力減弱以及鈣質流失,會出現骨質疏鬆,補鈣是很必要的。但中老人因血液迴圈不好引發的抽筋,光靠補鈣是治不了的,必須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改善迴圈才會有效,比如消除引起血管管腔直徑變小的因素,如脂肪沉積、細胞增生等,改善微迴圈,從而改善血流供應與執行。
首先,抽筋的確是血鈣不足的表現,大部分人的血鈣檢查都會處於一個正常水平,這一方面因為通常實驗室檢查的是血總鈣,而不是離子鈣;另一方面,血鈣是一種重要的電解質,在機體缺鈣的情況下,會把骨頭上的鈣溶解下來,以維持血鈣正常,所以會加重骨質疏鬆。
其次,血鈣的來源包括飲食或藥物來源的鈣質,它需要在維生素D的幫助下吸收入血,如果胃腸道吸收的鈣質不夠機體需要,那就要溶解骨頭上的鈣。所以手腳抽筋是低鈣的表現,但補充的鈣質要靠維生素D幫助吸收入血。治療手腳抽筋一方面要補充鈣和維生素D,另一方面還要抗骨質疏鬆治療。
四、5招有效控制抽筋
1、一般抽筋危害小,及時處理多數能即刻緩解,反覆發作時則需就醫排除血管、神經的器質性病變,以免延誤病情。當發生抽筋時,只要據“反其道而行之”,即朝其作用力相反的方向扳腳趾並堅持
l~2 分鐘以上,即可收效。日常小腿後面的肌肉抽筋時,可坐位或靠牆,雙手扳腳尖使腳趾上翹,接著儘量伸直膝關節,熱敷或輕度按摩放鬆緊張的肌肉。
2、驅寒保暖:尤其是在睡眠時,睡前熱水燙腳,每日對小腿肌肉進行按摩,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
3、適當鍛鍊:平時加強體育鍛煉和運動,活動前注意熱身,改善血供,增強肌肉收縮能力;
4、適當補鈣:多吃維生素 D、鈣片、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蝦皮、海帶、豆腐;
5、改善血供:改善動脈粥樣硬化,消除引起血管管腔直徑變小的因素,減輕體重,提倡飲食清淡,多食富含維生素
C(如新鮮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類及其製品)的食物。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改善脂質代類的藥物、改善動脈壁結構藥物、維生素 E
等藥物,同時需要積極防治可能加重腿部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等。
五、腿抽筋自救方法
1、足尖運動:脫鞋站立(為防跌倒,可手扶桌椅或其它固定物)
2、小腿肌肉抽筋:腳尖著地並儘量將腳後跟抬起,持續10秒鐘後放下,然後休息數秒鐘接著再繼續做,如此反覆進行10至15分鐘,早晚各1次。再配合做旋轉踝關節,則效果更佳。
3、常做足尖運動,能刺激足部末梢穴位,促進血液迴圈,使面板溫度升高,肌力增強,解除小腿痙攣,而且對下肢肌肉、膝關節都有很好的鍛鍊作用。
4、睡前泡腳,每天臨睡前用40攝氏度左右的熱水浸泡雙腳(浸泡至踝關節為宜),等到水冷了,再倒進熱水以保持水溫。浸泡時間15至20分鐘。睡前用熱水浸泡雙腳,可起到促進末梢血液迴圈,舒筋活血,解除痙攣的作用。
5、此外,睡前飲水,也能起到放鬆神經,鬆弛肌肉,減少抽筋的作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