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是雨水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2個節氣。雨水,“鬥指壬為雨水,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僅表示降雨的開始,也表明雨量開始增多。那麼雨水節氣應該如何養生?雨水節氣除了做好春捂秋凍,更要抓緊時機調養脾胃,多吃粥類食物。
雨水節氣,雨水意味著天氣回暖,北方也停止下雪,改為降雨,同時降水量增加,此時的天氣特徵是天氣仍較寒冷,同時,天氣潮溼,此時,而人體則隨著自然界的陽氣的升發,肝陽、肝風、肝火均會有所上升,那我們應如何進行健康調養呢?
一、雨水節氣養生需把握4個原則:
1、起居上應注意早睡早起,注意保暖,做好春捂秋凍。
2、精神調養上宜精神振奮,勃發向上,心胸開闊,情緒樂觀,與春氣相應。
3、運動方面,多做伸展運動。
4、抓緊時機調養脾胃,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養脾氣。
二、適合雨水節氣的養生粥
雨水時節空氣溼潤,肝旺而脾弱,所以應少酸多甜,以養脾胃。飲食方面可選擇香椿、百合、豌豆苗、紅筍、山藥等,而粥類素來有健脾利溼的功效,在雨水節氣前、中、後三天服用養生粥,對潤和脾胃大有益處。
1、潤燥:胡蘿蔔南瓜粥
功效:能補水潤燥,讓面板柔潤、有彈性。做法:大米300克,糯米300洗淨浸泡2個小時;鍋燒熱水,倒入米熬粥40分鐘;放入去皮切塊的南瓜和切碎的胡蘿蔔,熬煮30分鐘至軟爛即可。
2、補血:薏苡仁黨蔘粥
功效:每天早餐食用,不僅能祛溼健脾,還能補氣補血。做法:薏苡仁30克洗淨,放涼水中浸泡2小時;黨蔘15克切成薄片,粳米200克淘洗乾淨。三者放入鍋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鍋開後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熬30-40分鐘,放冰糖調味。
3、解困:山藥紅棗粥
功效:有健脾和胃、鎮靜安神、祛溼解困之功效。做法:將紅棗25克用溫水泡軟洗淨,粳米100克淘洗乾淨,山藥25克去皮洗淨切成小塊;紅棗、粳米、山藥放在一起煮成粥,吃時放適量白糖攪拌即可。
三、怎樣做到“春捂”防病呢?
雨水節氣,又到了“春捂”防疾病的時期,春季氣候變化比較明顯,可不要過早減去棉毛衣服。合理春捂,要做到以下4點!
1、不忙減衣
初春到來,氣溫回升,但這個回升是一個漸變過程,氣溫會忽高忽低,天氣會忽冷忽熱,人們常常不能預測到這種變化,遇到氣溫回升就減去衣服,而突然氣溫下降了,衣服還沒有加上,這樣就會患上感冒、支氣管炎等疾患,也會使原來的疾病加重,特別是老人、小兒,以及產婦和慢性病患者,不要過早地脫掉棉毛衣服,以防風寒侵入而致病。
2、上薄下厚
人的陽氣根於腎,春季隨著陽氣回升,腎中陽氣也會逐漸升發,而腎居腰府,陽氣從此向全身散佈,一旦有風寒入侵,陽氣就會被困於下,使腰以下的血液迴圈受到阻礙,出現腰膝痠軟、疼痛麻木等症。因此,初春時節,下身的褲子、襪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點、暖和點,不要換得太快,脫得太早。有的年輕女子初春時節為了美麗,早早地就換上了裙裝,致使關節疼痛,行走不便,這在門診上可經常見到。而上身略減則無大妨礙。
3、積極保護
春季是常見病多發季節,也是過敏性疾病的高發日子。特別是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類風溼性關節炎、面板病的人,一遇到氣溫突變,或花絮拂面,或粉塵飛揚,舊疾就會復發,甚至加重,此類病人要積極保護自己的身體。患呼吸道疾病的人,出門要戴口罩,少到公共場合去;患關節疼痛的人,要保護好自己的關節;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更不可忽視“倒春寒”的影響,“避風如避箭”這句話,要時刻記在心上。
4、飲食防護
飲食防護也是預防春季多發病的重要措施。陽氣虛的人,可用黃芪、黨蔘、大棗適量,煮成茶水飲用,以補氣護衛,提高機體免疫力。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可以喝一些姜棗糖茶,即取生薑10克,大棗10枚,加水煎煮成茶,少加紅糖,日日飲用;患有關節疼痛的人,生薑是不可缺少的食品,可以生吃,亦可以到超市買糖薑片食用。此類病人,不可食用寒冷食物,亦不可過量食用辛辣溫熱之品,以防出汗過多,腠理開洩,誘發感冒等疾患。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