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黃
首先要說明,“尿黃”本身不是問題,寶寶尿的顏色從淺黃色到深褐色,都是正常的,不算“病態”。你想啊,深褐色都算正常的,那麼尿黃一點有啥關係呢,也就是說尿黃不算“上火”之類的說法。而寶寶尿液的顏色,只有“血尿”才算是病態!不過,“尿黃”的同時如果還伴隨“尿少”,那就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最近時間段,寶寶體內比較缺乏“水分”(請注意我們這裡的措辭是“水分”,而不是“水”)
所以對寶媽來說,發現寶寶“尿黃”,首先不要擔心以為病了,以為上火了;其次要明白“尿黃”最多是說寶寶體內缺乏水分了。
2、便祕
造成寶寶“便祕”的原因非常多。比如有生理性的(如乙狀結腸冗長等等),也有養育方式不當造成的。我們今天僅說後者,因為多數寶寶便祕,其實都是錯誤的養育方式導致!成年人便祕,往往是植物纖維攝入過少;但小寶寶便祕,和成年人完全不一樣,小寶寶便祕最可能的原因是:沒吃飽!!!成年人不會自己餓著自己,而小寶寶不一樣,很多時候小寶寶奶量或輔食不足,自身沒吃飽,就根本無法形成足夠多的便便;便便總量不夠,就無法刺激腸道產生排便反射;所以寶寶就便祕了!
就這麼一個簡單的道理,但是太多太多太多寶媽始終搞不明白。她們之所以搞不明白,是因為她們無法從寶寶的角度換位思考,而是從成年人的角度思考,總以為便祕是植物纖維攝入不足,因此是沒吃水果蔬菜等等。然後呢,她們就給寶寶喂果泥菜泥。但這些更影響寶寶奶量,反而使得寶寶奶量攝入更少,更沒吃飽了,就更加便祕了。
更有一些寶媽認為“便祕”也是“上火”,然後給寶寶吃各種去火的垃圾藥物。這更影響寶寶的“食慾”,更不願意吃奶,就更加重了便祕。
3、上火
我們剛才說了“尿黃”和“便祕”的問題,這兩個問題如上所述,都不是什麼“上火”。如果寶媽要用“上火”的方式去護理寶寶,難免南轅北轍,反而加重寶寶的負擔!我們可以很有把握的說一句:寶寶任何時候,任何狀況,都沒有“上火”;如果寶媽在某個時候用“上火”去理解寶寶,用“去火”來護理寶寶,那我們非常有把握的說,這樣的寶媽會加重自己寶寶的痛苦!
算我們“育兒顧問”求大家了:永遠、永遠、永遠不要用“上火”的觀念去看待寶寶!“上火”的思維不僅不能幫助寶寶,只會產生更多麻煩和後患。
4、喂水
讓我們先做一道數學題:普通成年女性50公斤,我們每天喝水2000毫升,每公斤體重每天攝入水分是40毫升;寶寶10公斤,每天喝奶1000毫升,其中70%是水分就是700毫升,每公斤體重每天攝入水分是70毫升。以體重來計算,寶寶每天不喝水只喝奶的情況下,其實身體攝入的水分已經遠遠超過了成年人!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