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面板性病科 主任醫師 李鄰峰

  鉤蚴幼蟲侵入人體面板可引起鉤蚴性皮炎,區域性面板可出現小的紅色丘疹。鉤蚴性皮炎主要有傳染而得,鉤蟲病患者為主要的傳染源。面板接觸汙染的土壤為主要感染途徑,吃進汙染的食物、蔬菜等也是感染途徑之一。鉤蚴性皮炎在我國分佈廣泛,其感染率南方高於北方,尤以淮河、黃河以南地區為著,農村高於城市,成人高於兒童,小兒年齡愈大,感染率愈高。
  鉤蚴性皮炎的發病原因:
  由鉤蟲幼蟲引起皮炎,絲狀蚴侵入面板後數分鐘至1h,區域性面板出現紅色丘疹,1~2d出現水皰、充血、水腫以及細胞浸潤的炎症反應。感染後24h,大多數幼蟲仍滯留在真皮層及皮下組織內,然後經淋巴管或微血管到達肺部。當蚴侵入面板時,區域性有癢疹及匍行丘疹或小皰疹。由於抓癢可引起繼發感染,區域性淋巴結亦可腫大。
  鉤蚴侵入處的面板感到奇癢和燒灼,繼而出現小出血點、丘疹或小皰疹,俗稱“糞觸塊”“糞毒”“糞疙瘩”。隨鉤蚴在人體內的移行,受感染後的3~5日,常出現喉癢、咳嗽,重者甚至劇烈乾咳或哮喘發作。成蟲寄生在小腸,擾亂脾胃氣機,吸食及耗費人體血液,因而出現上腹部不適、隱痛,食慾亢進但勞動力反而減退,異嗜生米、茶葉,甚至泥土、碎紙等胃腸失調的症狀。嚴重者出現心悸短氣,四肢乏力,頭暈耳鳴,面足浮腫,面色萎黃,脣舌色淡,脈數而弱等氣血虧虛的症狀。鉤蟲病的臨床症狀輕重不一,與感染鉤蟲的種類、數量、時間和個人營養及免疫狀況有關。輕者可無明顯症狀。一般以貧血為主。絕大多數是無症狀的鉤蟲感染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