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泌尿外科 副主任醫師 張國喜

  小管間質性腎炎可分為慢性小管間質性腎炎和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感染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那麼,小管間質性腎炎需要與哪些疾病相鑑別診斷呢?下面介紹小管間質性腎炎的鑑別診斷。

  1、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表現各異,但典型表現是暫時性與用藥或感染有關的急性腎衰伴或不伴少尿。在多數病例中發生發熱,可伴有蕁麻疹皮疹。尿沉渣中常出現白細胞,紅細胞和白細胞管型,但有時可無異常。>75%的病例可同時在血和尿中出現性嗜酸性細胞(應用Hansel染色)。蛋白尿通常是少量的。非類固醇抗炎藥誘導的疾病,典型的常缺乏發熱,皮疹和嗜酸性細胞增多表現。但經常可見腎病範圍蛋白尿伴腎小球微小病變(亦見於氨苄青黴素,利福平,干擾素或雷尼替丁)。

  許多病人出現小管功能障礙體徵,如多尿(濃縮缺陷),容量減少(Na儲存缺陷),高鉀血癥(K排洩缺陷)和代謝性酸中毒(酸排洩缺陷)。因為間質水腫腎臟通常較大和過度吸收放射活性鎵或放射性核素標記的白細胞。然而,67鎵放射性核素掃描陰性不能排除診斷。

  2、感染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臨床主要為寒戰、高熱、血白細胞增高、核左移等全身感染性症狀,以及腎小管性蛋白尿、鏡下血尿、白細胞尿、管型尿、尿比重和尿滲透壓明顯下降等腎損害的表現,嚴重者可發生急性腎衰竭綜合徵。與急性感染後腎小球腎炎的腎損害出現於致病微生物感染後2~3周的情形不同,感染性ATIN發病時間較早,一般在感染的最初幾天,偶爾在感染10~12天后出現症狀。感染性ATIN以急性腎盂腎炎引起的臨床表現最具有特徵性,患者可突起發熱,畏寒,腎區疼痛和壓痛,尿痛,可見白細胞尿、膿尿和菌尿,尿中見管型,尿培養常陽性。

  3、急性細菌性腎盂腎炎:一般不引起腎功能下降,除非伴發或併發於糖尿病或尿路梗阻。當急性腎盂腎炎引起ATIN時,常見臨床表現為輕微的小管功能損害,可有尿濃縮和酸化功能受損,一般為可逆性,在感染控制後病情可以恢復。腎功能急性減退可見於出血熱腎綜合徵、鉤端螺旋體病、布魯士菌病和念珠菌病引起的感染性ATIN。在落後地區,急性細菌性腎盂腎炎引起的ATIN可因治療不及時發生腎實質廣泛性出血壞死,導致腎功能衰竭,但較少見。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