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呼吸與危重症學科 副主任醫師 張鴻

  血液濃縮通常是因為飲水少或是體內水份消耗過多引起的,這種情況一般並沒有太大的問題的可以考慮在多喝水後進行復查,如果能明顯的下降說明就是血液濃縮的問題。那麼怎麼檢查呢?

  1、高滲性脫水時,下丘腦渴覺中樞受刺激,神志清醒者即有口渴感而要求喝水,同時下丘腦前部視神經上核受刺激而釋放抗利尿激素,經血迴圈而作用於腎遠曲小管及集合管,於是水分回吸收增多,尿量大減。經喝水、少尿的調節後體內水分恢復正常,於是高滲轉為等滲,體液總量也恢復,故輕度脫水雖經常發生,不致引起嚴重病情;但若脫水嚴重,尤其是調節功能失常者則往往呈現不同程度的症狀。高滲性脫水者除口渴外常呈面板粘膜乾燥,面部潮紅,躁動不安。小兒易有脫水熱,尿量減少,體重明顯減輕。由於血容量下降,血壓明顯降低,可引起休克。又由於腎血迴圈量不足,非蛋白氮等代謝產物滯留引起腎前性氮質血癥與酸中毒。腦細胞等脫水可引起精神神經徵群,最終可發生昏迷。此時血液濃縮,血細胞數、血紅蛋白、血細胞壓積及血Na+等均可升高,血漿滲透壓亦明顯超過正常高限。尿液濃縮而比重高。

  2、等滲性脫水時口渴常不明顯,低滲性脫水時則無口渴,病人除有原發病症狀外主要有體液缺乏與失鈉等電解質與酸鹼平衡紊亂的表現。當脫水超過體重的2%-3%,且血Na+<125mmol/L時,患者感疲乏軟弱、四肢無力、頭昏頭痛、精神倦怠,有時有噁心感。當每公斤體重失鈉(NaCl)達0.5-0.75g時,血容量常下降,血壓常降低(收縮壓<12kPa以下)、脈細數、視力模糊。當每公斤體重失鈉達0.75-1.25g時,即有淡漠無神、木僵、休克而昏迷,尿中常少鈉(<10mmol/L)或無鈉。尿量早期因血漿滲透壓降低,抗利尿激素受抑制而未必減少,但後期尿量減少,患者常死幹周圍迴圈衰竭。血Na+、Cl-常降低,但由於腎血迴圈障礙,非蛋白氮、肌酐、尿素亦可增高,血液亦呈濃縮狀態。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