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轉換)性障礙的病因與精神因素關係密切,各種不愉快的心境,氣憤、委屈、驚恐、羞愧、困窘、悲傷等精神創傷,常是初次發病的誘因。特別是精神緊張、恐懼是引發本病的重要因素。這在戰鬥中發生的急性癔症性反應特別明顯;而童年期的創傷性經歷,如遭受精神虐待,軀體或性的摧殘,則是成年後發生轉換性和分離性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少數病人多次發病後可無明顯誘因,而以後因聯想或重新體驗初次發作的情感可再發病,且多由於暗示或自我暗示而引起。如前蘇聯衛國戰爭中一婦女被德國法西斯軍隊侮辱,以後每逢路過正在放映戰爭電影片的電影院時,聽到傳來的槍炮聲,即發生抽搐發作。發作有利於病人擺脫困境、發洩情緒、獲得別人的同情或得到支援和補償。
此外還發現癔症先證者的男性一級親屬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和酒中毒的病例增多。遺傳學研究結果比較一致的是Briquet綜合徵。Cloninger等(1986)報告,這類先證者的一級親屬中Briquet綜合徵的患病率為7.7%,而正常對照組則為2.5%。Torgersen(1986)報告一組軀體形式障礙的雙生子研究,單卵雙生子的同病率為29%,而雙卵雙生子同病率為10%;同時還發現患者同胞中廣泛性焦慮障礙患病率增高。Cloninger等(1975)認為這是一種多因素遺傳模式,在女性表現為Briquet綜合徵,而在男性則表現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